[1]
已列为采用给大家一个关于绝和律的讨论题目
海珠中年 (该角色不再存在)
11/3/2005 12:20:00 AM (#264275)
几天来朱雀、冰河和我都发了几篇关于律诗方面的帖子,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一个题目,希望各位喜欢诗词的朋友,花点时间查阅资料议论议论,力求让大家达到在议论中增加对诗的认识。

题目是:一直以来不管是大学讲授也好,书籍也好,在律诗和绝句间都有这样一句话“绝者截也”认为绝句是律诗所截和“绝句非截句”之争,那么到底绝句是截句还是不是截句呢?还有是先有律诗在有绝句还是先有绝句再有律诗,亦或是同时产生呢?

本题目旨在通过讨论达到学习和加深对诗的认识,更重要是想通过参加让大家多读多看。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
点击统计:3100 责任编辑:蓝色
11/3/2005 12:38:00 AM (#4291961)
11/3/2005 9:46:00 AM (#4293187)
风雨飘零 该角色已不存在
不对啊,咖啡
你好像没看完吧文章中有“宋代以后的诗家,对绝句作了一种古怪的解释。他们以为绝就是截。五言绝句是从五言律诗中割截了一半;七言绝句是从七言律诗中割截了一半。凡是第一联是散句,第二联是对句的绝句,就是割截了律诗的前半首。凡是第一联对句,第二联散句的绝句,就是割截了律诗的下半首。凡是第一、二联都是对句的绝句,就是割截了律诗的中间二联。凡是第一、二联都用散句的绝句,就是割截了律诗的首尾二联。由于这样的理解,清代诗人常把绝句称为“截句”。他们以为先有八句的律诗,后有四句的绝句,所以说绝句是割截了律诗的一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绝句的形成,早于律诗。”这段话啊
11/3/2005 9:54:00 AM (#4293241)
风雨飘零 该角色已不存在
11/3/2005 10:23:00 PM (#4297845)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都做了功课,值得赞扬
11/4/2005 9:21:00 AM (#4299882)
云是风吹 该角色已不存在
现在才看到功课……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408/1/class040800004/hwz232126.htm


“这样的四句诗,在南北朝时代的文艺理论上,就称为“一绝”。绝就是断绝的意思。晋宋以后的诗,差不多都是四句为一绝。不管多少长的诗,语言、音节、思想内容,都需要连续四句,才可以停顿下来。”
“《诗经》里的诗,大多数是四言四句,古人称为“一章”,实际上也是“一绝”。汉魏五言诗,以四句为全篇的很少,故没有必要把四句的诗定一个诗体名词。但在较长的诗篇里,四句一绝的创作方法已自然形成了。到晋宋以后,由于民间歌谣的影响,诗人喜欢模仿四句的民歌,就大量出现了五言四句的小诗,这时候,才有需要给这一类型的诗定一个名称,叫做“绝句”。
宋元时代,通行把“绝句”称为“截句”。他们以为“绝句”是从律诗中截取一半。他们似乎不知道“绝句”的产生早于“律诗”。如果说绝句是半首律诗,就应该先有八句的律诗了。这个观点,是违反诗体发展史的现实的。”
“初唐后期,诗句的平仄和谐成为诗的声律。四声八病的理论,愈来愈被重视。五言古诗,七言歌行,各自发展成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齐梁时期的绝句也趋于服从声律,讲究平仄和谐,于是形成了唐代的绝句。唐代人把新规格的绝句和五七言律诗都称为近体诗,而把传统的一切五七言诗称为古体诗,或者干脆称为古诗。《玉台新咏》里的“古绝句”、“新绝句”,在唐代人看来,一律都是古体。”
“三 律诗与绝句……既然如此,凡是一切要求讲究平仄,避免八病的诗,应该都是律诗。不错,唐代诗人是这样看法的:绝句也是律诗。韩愈的诗文集是他的女婿李汉编定的,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和元稹的《元氏长庆集》,都是作者自己编定的。这三部书中的诗主要是按形式分类,总的分为“古诗”和“律诗”两大类。讲究平仄的五七言绝句,都编在“律诗”类中,不讲究平仄的古体绝句都编在“古诗”类中。这就可以证明唐代人以为近体绝句也是律诗。”
http://bbs.wenhuacn.com/printpage.asp?BoardID=15&ID=334
很详细的分析。学习领会中
11/4/2005 9:24:00 AM (#4299925)
云是风吹 该角色已不存在
绝句、律诗成型
http://jhl2.iok.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97

由此可见,大家都赞成绝早于律的观点,也没有所谓的截句了
11/5/2005 11:17:00 AM (#4308294)
冬眠状态通行证 大少奶奶


级别:55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12/29/2004




我完全不懂

看了全部的贴也都只是迷迷糊糊的
11/8/2005 7:23:00 AM (#4327354)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知识在议论中获取,没有议论,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在这里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学生,都希望一起通过议论和争论提高自己。所以我在这里希望所有爱好诗词的朋友不要以谁的说话为权威,而用自己的观点对所有帖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议论中增加交流。提高自己
11/10/2005 11:12:00 AM (#4343121)
冬眠状态通行证 会洗澡的鱼


级别:63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8/21/2003
学习的境界在于反复,常常回头看时方有领悟。语言文学更是如此。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记误),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1/14/2005 1:10:00 AM (#4370245)
真爱难求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299925)云是风吹:
绝句、律诗成型
http://jhl2.iok.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97

由此可见,大家都赞成绝早于律的观点,也没有所谓的截句了


支持!!!
12/21/2005 8:09:00 PM (#4584973)
爱是一种奢望 该角色已不存在
2/27/2006 7:10:00 PM (#4899109)
朝梁暮陈 该角色已不存在
同这般寒风的雪中,为你踯躅前行,不求你时时倍着我,只要今生这份爱为永恒,心的祈祷,情的凝固意楼上的说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