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列为采用我的作业
子虚 (该角色不再存在)
11/5/2005 3:29:00 PM (#265343)
很想参加这次学习,还特意申请了个QQ,只是很遗憾没赶上报名,不知还能否接受我这个编外学员。先交上作业,恳请给予指教,谢谢。

  薄云锁月宫,
  衰草掩寒蛩,
  叶落秋千架,
  霜凝笑语空。

    (二)
  金风卷素笺,
  红叶意难填,
  不托南飞雁,
  Email寄万言。
点击统计:3673 责任编辑:蓝色
11/6/2005 11:41:00 AM (#4315211)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师尊们怎么都不理我,我可是很认真写的啊。

  薄云锁月宫,
  衰草掩寒蛩,
  叶落秋千架,
  霜凝笑语空。

想把第三句最后那个字改成“静”,就可和第四句成联了,不过这样一来“静”和“笑语空"就意思上有重复之嫌了,改成“风过秋千荡”,好象又太平了。作何处理,恳请高人指点。
11/6/2005 9:04:00 PM (#4318520)
冰河一辉 该角色已不存在
叶落秋千静在意境上和叶落秋千架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一句霜凝笑语空,苍白无力.似呼更应该改动.
11/7/2005 6:54:00 PM (#4325002)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谢谢老师赐教,原先是觉得那个“架”字和全篇有点不搭调,换了“静”字觉得味道有点了可又怕意思有重复,只想着怎么在这个字上做文章,居然想不到可改下句文字。而且经老师这么一提醒,也觉出通篇写景,那“笑语”才不搭调的很呢。还有首句“薄云”、“月宫”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只是以我的能力实在想不出什么来了

     薄云锁月宫,
     衰草掩寒蛩,
     叶落秋千静,
     霜凝水榭空。
11/8/2005 1:48:00 AM (#4327041)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325002)子虚:
谢谢老师赐教,原先是觉得那个“架”字和全篇有点不搭调,换了“静”字觉得味道有点了可又怕意思有重复,只想着怎么在这个字上做文章,居然想不到可改下句文字。而且经老师这么一提醒,也觉出通篇写景,那“笑语”才不搭调的很呢。还有首句“薄云”、“月宫”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只是以我的能力实在想不出什么来了

     薄云锁月宫,
     衰草掩寒蛩,
     叶落秋千静,
     霜凝水榭空。


给你一首诗看看感觉如何"路又弯弯山又重,高低那复辩西东,回头忽绕花明外,转眼还迷柳暗中."
你写的这首诗诗就如同我给你看的诗一样,格在意先,而意境受格律所控制,所以写起来就只有将景一直写下去,而不留有余地,看上去整齐巧妙而缺乏了思想感情,所以不能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11/9/2005 11:00:00 AM (#4335582)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海老师真是一语中的,第一次写格律诗,刚开始还是有些意来着,可那些个平仄就像枷锁一样,加上肚子里本来没什么货,就只能凑字了
“格在意先”,对我来说,这不单是写诗的问题了……
11/9/2005 9:10:00 PM (#4339202)
朱雀 该角色已不存在
一直都忙,呵呵,没能回复,见谅
11/10/2005 12:28:00 AM (#4340637)
熊心壮志 该角色已不存在
好好,虽然我对此所知甚少,为我们同志兄弟们有如此文才喝彩!
11/10/2005 7:44:00 AM (#4342086)
冰河一辉 该角色已不存在
写诗最忌文字拼凑,格律可以不理,音韵不可尽失.意境兼顾少许.能做到这点,已经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11/10/2005 7:50:00 AM (#4342089)
冰河一辉 该角色已不存在
       薄云锁月宫,
     衰草掩寒蛩,
     叶落秋千静,
     霜凝水榭空。



冰河不自量力,以楼主的意境稍作改动.切磋切磋.



薄云锁月寒,
哀蛰衰草间.
叶落秋千静,
霜凝水榭闲.
11/10/2005 11:05:00 AM (#4343075)
冬眠状态通行证 会洗澡的鱼


级别:63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8/21/2003
衰草还是改了的好。
不好配。
11/10/2005 11:29:00 AM (#4343225)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多谢诸位老师的赐教,等我好好体会老师们的点评后再作回复.
11/12/2005 9:52:00 AM (#4357036)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咏秋
    茕茕立西风,
   残照映疏桐,
   不见来鸿栖,
   秋水也朝东.
11/12/2005 8:21:00 PM (#4360733)
朱雀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357036)子虚:
       咏秋
    茕茕立西风,
   残照映疏桐,
   不见来鸿栖,
   秋水也朝东.



子虚,还得好好斟酌一下韵律
11/13/2005 7:49:00 AM (#4363458)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342089)冰河一辉:
       薄云锁月宫,
     衰草掩寒蛩,
     叶落秋千静,
     霜凝水榭空。



冰河不自量力,以楼主的意境稍作改动.切磋切磋.



薄云锁月寒,
哀蛰衰草间.
叶落秋千静,
霜凝水榭闲.


凑兴依意:
薄云锁月蒙,
更乱数悲蛩,
人去秋千静,
花黄水榭空.
11/13/2005 8:25:00 AM (#4363568)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357036)子虚:
       咏秋
    茕茕立西风,
   残照映疏桐,
   不见来鸿栖,
   秋水也朝东.


依意和韵
愁茕冷雨风,
残日映疏桐,
归雁无留意,
心随水向东
11/15/2005 1:04:00 AM (#4377362)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昨天来看了一下,没时间回复,不过这两天一直在想着朱雀老师说的“韵律”问题,也再看了版里的教材和别的书籍,还有一些疑惑向诸位老师求教:
      一、韵律
          1、我知道诗之所以别于文就是因其具有韵律,那么在具体的诗篇里其韵律除了表现在韵脚和平仄之外,还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表现出来?能否举些具体的篇章让我体会。
          2、我觉得节奏应该也算韵律的表现之一吧,我的理解是节奏可以表现出这样一些情绪:轻快、沉郁、活泼、激昂等。不过这方面的资料我看到的很少,所以特别提出来向老师请教。词和古体诗、现代诗的节奏还比较好体会,律诗和绝句有固定的格式,其节奏是不是也就只能表现在句式上了?虽然书上说五言句式节奏型式有九种,七言有十二种等等,可具体读诗的时候似乎没怎么体会到它们的区别,也几乎没感觉到过绝句、律诗的节奏以及由节奏带来的情感上的不同,我知道事实肯定不是这样,所以还请老师给予指明。
          3、不过想破脑壳还是想到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会让人越读越快,那种欢快的情绪似乎不全是由字面上的意思带来的。由是又想起老杜的《登高》,读起来一吟一叹,沉郁顿挫的情绪应该也有节奏上的功劳吧。如果我的理解是对的,那么还有个问题要问: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当然诗本身的内容肯定是起了绝对的作用,除了魂之外,谴词造句这种技术活上能否给分析一下?能控制读诗者语速应该与所用的字也有关吧,想起“凄凄残残戚戚”,因连叠三个齿音让人读起来感到更加凄冷(这该是几段高手啊!)。
      我现在琢磨这些是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我知道有些东西是只能是意会的,而且这些大师们如入化境的作品本来就不是我等可轻易参透的,还是收拾心情问几个我现在可能用的着的问题吧:
      二、韵
      狭义的说“韵”在诗里就是单指韵脚吧?
          1、《一东》里的东-ong和风-eng,《十三元》元-uan和村-un等是不是依古韵就是同韵,那么在同一韵部下的字写古诗时是不用区分了,还是得顾及到今人的习惯尽量分开使用?
          2、《一东》和《二冬》里有很多都是-ong韵的字,《六鱼》和《七虞》里分别有-u、-ü韵的字,需要按韵部分开使用还是可通用?
          3、“梦”在上平声《一东》和去声《一送》里都有,到底算平还算仄?以前是多音字吗?现在如何区分?或是可不用再考虑以前的读音了?这样的字还有吗?
          4、朱雀老师在点评学员习作的平仄时还用了个“通”字,好象有说指的是多音字,不过我还是不太理解,那个“通”字是指作者写在此处的字可作多音字来读还是怎的?与平仄是何关系?
      三、格律
      朱雀老师指出我后面的那首诗韵律有问题,在韵上我不知道“风”和“桐、东”可不可算同韵,平仄上的错误我的理解是在应该分明的二、四字上有三处用错了平仄。第四句是想引“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写成“秋水也向东”,但这样就犯了孤平。可那个“水”字我怎么也换不掉,就把那个“向”改成“朝”,原以为这可以算是拗救,现在知道了不是这么回事。这样的理解对不对?或者还有其它的错误,希望能给予指正。
      其实写第一首诗的时候倒是很认真地按格律去写(填)的,见到海珠老师的“格在意先,意为格困”的批语时真的难过了好几天。当然不是对老师的一针见血有异议,而是想起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就是这么在各种清规戒律下蜷着身子做人,现在不过是四句习作,居然就现出本性来了,唉,当真诗如其人啊——对不起,扯远了。所以写后一首时就想着怎么也得把“意”抓牢,少漏一些,结果还是顾此失彼。现在把最后一句改成“江流仍向东”、“西风”改成“北风”。(又漏了!又漏了!还算是咏秋吗?北风残照好象也不配,不管了,脑壳已经要爆了,再说又有新作业布置下来了,且就这么着吧。)
          茕茕立北风,
          残照映疏桐,
          不见来鸿栖,
          江流仍向东。

      谢谢海珠老师和冰河老师赐诗,这样的帮助真的有多方面的收益,特别喜欢“归雁无留意,心随水向东”这句,希望能继续赐教。
11/15/2005 5:05:00 PM (#4381738)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梅
     三月,南京梅花山万梅齐放,游人如织,
虽千姿百色,却难闻一缕花香。

          笑语喧豗客胜潮,
          漫坡盈馆竞妖娆。
          娇花妩媚披重色,
          曲干婀娜秀绿腰。
          丽日何须凌雪骨,
          熏风自将暖馨摇。
          青山古道离群去,
          独寻香魂驿外桥。
11/15/2005 5:17:00 PM (#4381791)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兰
舒叶自悠闲,
无枝亦不攀;
真香携素色,
缱绻笑空山。
11/15/2005 8:02:00 PM (#4382968)
逅徕的荼靡 该角色已不存在
茕茕立北风,
残照映疏桐,
不见来鸿栖,
江流仍向东。


首末句有点白了
11/17/2005 11:17:00 AM (#4394562)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孑行雨后风,
残照映疏桐,
不见来鸿栖,
空余秋水东。
11/18/2005 10:46:00 PM (#4406305)
四海-为家 该角色已不存在
11/22/2005 3:54:00 PM (#4427941)
风雨飘零 该角色已不存在
惭愧。
好像只有子虚在认真的学习。我们都只在敷衍了事
11/26/2005 7:44:00 PM (#4451620)
帝女花 该角色已不存在
少了动态
11/28/2005 8:31:00 PM (#4462142)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451620)帝女花:
少了动态
谢谢赐教,只是可以说的详细点吗?
11/29/2005 5:22:00 PM (#4466440)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竹
底事古来君子夸,
虚怀毕竟不通达;
高节又少忠心在,
唯见随风左右斜。
11/29/2005 9:44:00 PM (#4467508)
冬眠状态通行证 大少奶奶


级别:55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12/29/2004

偶惨了

一个字都还没憋出来
11/30/2005 12:59:00 AM (#4468827)
冬眠状态通行证 萧蓝白

级别:27
来自:(吉林) 长春
诞生:9/26/2005
这边还在绞尽脑汁做作业,那边就有努力的学员在交了,距离啊
虽然写出一点点,但是格律平仄都乱了,还不知道怎么改呢
12/1/2005 7:59:00 PM (#4478043)
帝女花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467508)大少奶奶:

偶惨了

一个字都还没憋出来


小心憋出痔疮了
12/4/2005 9:11:00 AM (#4490423)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梅
     三月,南京梅花山万梅齐放,游人如织,
虽千姿百色,却难闻一缕花香。

          笑语喧豗客胜潮,
          漫坡盈馆竞妖娆。
          娇花妩媚披重色,
          曲干婀娜秀绿腰。
          丽日何须凌雪骨,
          熏风自将暖馨摇。
          青山古道离群去,
          独寻香魂驿外桥。
1、该诗虽为咏梅,却能先题着意,借游人入境,而意先境出,一句“笑语喧豗客胜潮,漫坡盈馆竞妖娆。”引出所咏之物,最后一出一对的“青山古道离群去,独寻香魂驿外桥。”将梅的不群不争性格跃然而出。这是全诗优点所在。
2、诗的格律是七律,既然用的是律诗格体,就该注意第四,和第五句的对偶,因为对偶是律诗上下两片的承上引下的连接手法。
12/4/2005 9:17:00 AM (#4490461)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381791)子虚:
    兰
舒叶自悠闲,
无枝亦不攀;
真香携素色,
缱绻笑空山。


这首兰单从咏物来说,着墨文字幽雅而物然纸上,但如果你和自己写的梅去比较,你会发觉,兰在意境抒发上远远不及,原因在你写这首兰的时候将题定在心中,在思考炼句上着重了对兰的描画而忽视了意境。所以让人读起来有流水帐感觉
12/4/2005 9:33:00 AM (#4490534)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引用回贴#4466440)子虚:
       竹
底事古来君子夸,
虚怀毕竟不通达;
高节又少忠心在,
唯见随风左右斜。


1、同样的关于格律我不多说,毕竟朱雀和冰河已经将律诗和绝的格体都有详尽解说,自己去对照就可以。
2、朱雀老师在这次出的题目是梅兰菊竹,很明显是咏物诗,不论咏物诗还是咏史诗如果着笔于物上势必会出现平铺直述,同样在这里我将和小梦〈咏〉诗时小梦的观点提出给你作参考,小梦曾经说过;“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毁。”看上去虽然说法绝对,但今天细细品味,可以看到诗受题之所控,因题忘境势必犯平铺直述之误,所以要写好咏物诗最好是先忘题而立境这样写来就高品自成而佳句自得。
3、比较你写的三首诗,梅最好,而竹次之,兰最后。
12/4/2005 9:09:00 PM (#4493981)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非常谢谢海珠老师给予的点评。
前面的“格在意先”还没解决好,这又“意为题困”了 。很认真地看了海珠老师给我和几位同学的点评,应该是明白了老师所指的“有物无境”的意思了,只是不知道下次能否避免的了
“诗的格律是七律,既然用的是律诗格体,就该注意第四,和第五句的对偶,因为对偶是律诗上下两片的承上引下的连接手法。”是分指颔联颈联的对仗,还就是第四、第五句要对偶???不是还要避合掌吗?
“比较你写的三首诗,梅最好,而竹次之,兰最后。”梅是游山之后有感而发,兰是花功夫最少的,看来什么都逃不过尊师的法眼。
12/5/2005 4:27:00 PM (#4497848)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菊
秋凉花讯至,
探友返乡田。
把酒东篱叩,
君香淡似前。
12/8/2005 1:00:00 AM (#4511308)
海珠中年 该角色已不存在
  菊
秋凉花讯至,
探友返乡田。
把酒东篱叩,
君香淡似前。


1、菊在你写的四首中可以说是最好的一首,一句“把酒东篱叩”把一种旧友相逢的愿望用一个“叩”字表达淋漓,再呼应最后的“君香淡似前。”更写出自己的失望。
2、探友返乡田。把酒东篱叩,这两句一对一粘紧紧相连由景入意自然而成。
3、这首诗采用的是首句平起不入韵的格律
12/12/2005 10:30:00 PM (#4536906)
子虚 该角色已不存在
谢谢海珠老师的点评。
开始是想写成五律的(这个还没写过),因为有了老师前面“有物无境”的批评,所以把原准备写景状物的中间两联省去了(其实也想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主要是觉得要表达的意思已经有了,就不用画蛇添足了。
2/27/2006 8:14:00 AM (#4895779)
男舍男离 该角色已不存在
所有的希望都能如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期待都能出现,所有的付出都能兑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