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疯  一起乐  一起怀念从前  一起憧憬未来  就在疯语轩

[1]
已列为采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10/22/2011 10:57:00 PM (#910723)
冬眠状态通行证 HingKit


级别:21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10/11/2008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e you may be the world.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点击统计:7843 责任编辑:kinger
10/23/2011 10:05:00 AM (#14835511)
冬眠状态通行证 hppa


级别:72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7/13/2005
捉鬼驱邪赶小人
10/23/2011 5:37:00 PM (#14835976)
高级通行证 爱老熊

级别:81
来自:(广东) 汕头
诞生:11/22/2005
神明为什么不保佑好人长命?
10/23/2011 6:40:00 PM (#14836104)
冬眠状态通行证 宝鱼

级别:71
来自:(河北) 石家庄
诞生:10/28/2007
别的版块也看到过。
10/23/2011 9:13:00 PM (#14836273)
冬眠状态通行证 男爵baron

级别:4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10/8/2011
这个好~我收了!
10/23/2011 11:57:00 PM (#14836803)
黄金通行证 bo


级别:30
来自:(广东) 肇庆
诞生:6/21/2004
南无阿弥佗佛!
10/27/2011 9:02:00 AM (#14843938)
高级通行证 爱老熊

级别:81
来自:(广东) 汕头
诞生:11/22/2005
南无阿弥佗佛!
10/27/2011 9:50:00 PM (#14845561)
冬眠状态通行证 花中君子

级别:55
来自:(浙江) 杭州
诞生:10/8/2006
菩萨保佑
10/28/2011 2:48:00 AM (#14845909)
钻石通行证 邮轮旅客


级别:90
来自:(广东) 深圳
诞生:7/5/2007
南无阿弥佗佛!
10/28/2011 10:46:00 PM (#14847436)
冬眠状态通行证 Ω冷月Ω


级别:62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5/4/2007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两种解释。一说就是观世音菩萨;一说是运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得到解脱的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位菩萨在深刻的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用般若的智慧深刻的观察自己,结果怎样呢?“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

佛教以我们人为“五蕴和合”的生命个体,其中“色蕴”代表物质的,有形状颜色体积的;“受、想、行、识”四蕴代表思想意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又这四蕴也被佛教统称为“名”,只有名称,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名色五蕴”组成我们所谓的“个体生命现象(人)”,由此知道佛教既不是偏于“唯物”,也不会特别偏于“唯心”,佛教的立场应该说是“心物缘起论”者。

“五蕴皆空”,“空”,这可是般若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空”,在普通人的常识中就是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就是空。佛教的“空”的意思可不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空”,佛教的“空”是说什么都有,但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有,不是不变的有,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也就是“无自性”或“自性空”的有。看似一独立存在中的事物,其实同时要许多其它的事物来促成(不独成);看似一不变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其实这事物是一刻也不停留的前后相续的存在着(不恒定);因为需要其它的条件来促成,又加上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色”,还是思想的“名”)都是无自性的,不实在的,有变化的,也就是佛教所谓的“空(无自性)”的。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菩萨用般若的真智慧,深刻而彻底的发现:所谓的人——“自我”只是一个由五蕴(名色)所组成的,不确定的,时刻变化的,并前后相续的和合“空”(假),不实在的幻相而已。所谓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人”,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五蕴”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

由此“人”的空;由此“法(五蕴)”的空,我们可以正确的把握住佛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即是这人和法的两种空理的认知。佛法不是为了要解决我们一般的人生衣食的问题,一般的人生衣食问题世俗的知识与科学即可以达到相应的解决的目的。佛法是要解决我们的思想问题,也即是对人生世界的认知的问题。我们一般的人们为什么这样的迷失在人生的旅途,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痛苦,皆由不能正确的,如实的认识这人生世间的一切真相而来!佛法就是教我们如实的、正确的认识这人生世间真相的学问,这才是真正的佛法的核心。佛法要让我们一反俱生而来的对人生世界的错误认知,要我们建立智慧的、正确的、如实的人生世界的认知。

我们一般人对人生自我的认知是“有我”的,对世界的认知是“有自性”的。凡夫的特性就是“执实”,当我们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时就知道,原来“自我是幻觉,自我不实在”,就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因缘而起的,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的。这样我们就不再执着这人生世间种种虚幻的假象,得到这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佛法说的明白点,就是要我们建立这正确如实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我们建立这“无我的人生观”和“无自性的世界观”。

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从生死苦恼的此岸,解脱,得到圆满自在的彼岸,也就是佛教常说的“得到涅槃”。

佛教以为这个人生是不圆满的,是痛苦的,是不自在的。所以,佛法的修学过程,也就是为了我们从不圆满,痛苦,不自在的人生,最终得到圆满,无苦,得大自在的人生的过程。人生的痛苦,我想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着多多少少的体会吧!苦,佛法中常将之归纳为“八苦”。

生、老、病、死,这四苦是人生生理上的必然,无一幸免。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三种却是身心的真实感受。什么是“求不得苦”呢?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要求,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由此引起的种种身心的烦躁痛苦,这就是所求不能得的痛苦。什么是“爱别离苦”呢?我们恩爱喜欢的爱人,亲人,朋友……与我们分离,甚至是生死两茫茫的永别,这在一般的人的内心引起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喜爱的,曾经拥有的物质的东西,金钱、宝物、房子、汽车、工作等等,不得已而要即将失去,这又会引起我们内心世界怎样的痛苦与波动,也是可想而知的!什么又是“怨憎会苦”呢?我们不喜欢的讨厌的人或事物,却偏偏就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想躲躲不过,想避避不开,想排除排除不了,心理总是这样那样的别扭与难受,这就是怨的憎的却总是聚会的引起的痛苦。最后就是“五蕴炽盛苦”,我们由生理的各种感官,接触外境,总是会引起生理与心理这样那样的痛苦,身心如同一团炽热的火一样的燃烧着,炙烤着自己,这就是五蕴炽盛的人生的最根本的苦恼——“生”之苦。

人生在世,为什么一切只是一团大苦的集结呢?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过执着了,把一切的事物都当成了有自性的存在,不明真相,而又莫名其妙的执着。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无自性)”。

舍利子
舍利子,这是人名。为佛陀的上首大弟子之一,被当时公认为在佛的所有弟子中是“智慧第一”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经是怎样的重视智慧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指物质性的所有东西。所有物质性的东西(色)为什么会是“(自性)空”呢?这是因为所有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缘起(由缘而起)”的缘故。由缘而起的东西是无“自性”的,即一切由众多条件所构成的事物,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存在(不是实在的存在),它同时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这种不具有自己绝对自在独存的物之性,佛法就名其为“空”,或“性空”,或“自性空”。

“空即是色”,就是说(自性)“空”这才“即是色(物质)”的本来性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一般人的常识上对“色与空”的认识每发生不自觉地错误,我们常识中总以为“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有);“空”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存在(无)”。对于所有事物的实在感(佛法中叫做“自性见”)是这样的困扰着我们!其实是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实在的,随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动,如果色是实有自性的有,空是实有自性的无,那即会:有的不可使无;无的不可令有,诸法如果陷入绝对有其自性,即永不变动,这样的认识是“有与无”对立的认识。有与无,其实是并不对立的,有是缘起的有,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有;无是缘起的无,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无。这有如一根棍子(棍子比喻缘起),从中间向两头看(中间同是一缘起性),一头是有,一头是无;我们一般人,总是从这一头看向那一头(两头都有自性)。从缘起的角度看,“有”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无”;“无”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有”,所以佛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有一重意思。即,事物的空性,不是离开了事物的本身而单独存在的,即事物(色)的本身真相就是事物的真性(空)。空性不是离开了一切事物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这避免了形而上学的悬想。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前面提到过,这是属于思想意识的“名”的东西。“受”,就是感受;“想”,分析的,概念性的认识;“行”,是造做的意思,实即是对事物分析认识后所引起的一种内心的行动欲;“识”,为了别意,其实是指一切行动(行为)过后,在思想上留下的影响(倾向性)。

上面说过物质(色)是无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下来经文接着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明确的告诉我们“思想性”的东西,也还是“不异空;即是空”的。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等(这些器官都是物质性的存在)与外界各种物质的色、声、香、味等接触,才能引发我们的各种感受,由此看来,各种感受都是由种种条件制约的,缘起的,无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独自存在”的一种感受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的“想、行、识”亦不是能单独的自存的明白可知。我们总是为自性见所惑,认识事物总是带着实在,不变,独存,静止的一种错觉。机械式的唯物论,我想就是这样见解下的产物吧!

舍利子
经文再一次呼舍利弗的名字。

是诸法空相
“诸法”,就是指的一切事物的意思,这包括了物质性的“色”法,思想意识性的“心”法。所有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都没有实体性的独存不变性,其实都只是瞬间就消逝的幻影(缘起空相),在时间上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一刹那倾的停留,我们所谓存在中的所有事物,顷刻之间就已经成为过去,留给我们意识中的一切事物,其实都只是诸法向过去运动时的一种幻影,其中丝毫不会有一法停留下来,成为我们所谓的真实的存在着的东西(有其自性)。如果有一法停留下来不变,而不成为过去(就是实有),那这一法就永远不会再起变化而成为瞬间的永恒,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一法会不变的停留下来。这就是“诸法空相”,也才是诸法的实相,真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是“不生不灭”的。所有的事物我们看起来好像是“有生有灭”,其实这只是我们自己自性见的错觉,我们总是将所有的事物一段一段的截取出来加以观察和认识,这一段时间中它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中它又是那样的,如此才能形成所谓的“对比差别”,所谓的“有生有灭”。其实诸法总是在缘起的,总是在永不停留的成为过去的,再往更远的过去看,诸法是一直就毫不停息的流动而来;往未来看,诸法还将会不停留的流动而去。一切诸法,从过去找不到开头,从未来也不会有结尾,现在也没有停留(没有现在时,说现在已是过去了),一切都只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流动。

诸法是“不垢不净”的。“垢”是污染,肮脏;“净”是清洁,干净。这比如一件衣服,过去是干净的,后来慢慢的被污染了,变脏了。如果这件衣服是有自性的,有绝对的干净相,那这件衣服就无法被污染,无法被改变,而事实上是变了,是被污染了;如果这件衣服有绝对的脏的自性,那就不可能被清洗干净,有绝对自性的东西是不会变化的。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这就是说: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自性的)“垢”;一切也都不是绝对的(自性的)“净”。一切都是“不垢不净”的,至于会成为“垢”或“净”,这要看影响事物的各方面条件如何发展,垢或净并不自性决定,佛法中也就说为“不垢不净”了。

诸法是“不增不减”的。“增与减”是就事物的大小多少的形状和质量上来说的。我们常觉得某一物由小变大,或由少变多就是“增”,反之就是“减”。大小多少的增减概念总是这样的真实与困扰着我们!其实大小多少的所谓增减,并不能自己规定自己是大小多少是增是减,这个我们以为得有增有减也是缘起的。所谓大小要相互对比才能各自成立,即大不离小,因小故知大;小不离大,因大故知小;大小自己是不能自己决定它是大是小的,这即大小都没有自性。还有,大若是自性有的大,即是自大,自大的东西即不以增加了什么而使它变大;小若是自性有的小,即是自小,自小的东西即不以减少了而小。若大小各住自性,即会变成大的不可使小,小的不能使大,可是世间眼见事物是有增加与减少,是有大小与多少,就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缘故啊!

通过上来的解释,我们知道事物无自性(空)的真意义了,现在我们来疏通一下经典的原文。这十二个字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乍读之下还是不好理解的,其实我们只要在原文中加上一个字,经文的意思就会马上变得明晰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来读这段经文:“(这就是诸法的空相),不(自)生不(自)灭,不(自)垢不(自)净,不(自)增不(自)减。”这样在这段经文中加入一个“自”字,也许对于经文的意义理解会有些帮助吧!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色、受、想、行、识,我们已经知道了是组成我们人的五蕴。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人的六种感觉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或者“六入处”。为什么叫“六入处”呢?这是因为六尘境总是从这里进入,而才引生六界的缘故。六根相对应于“六尘境”——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就会有“六(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的出现。“界”是类别的意思,归类成一类一类的“境界”,这就是界的意思。这里前五根,前五境,都是由物质性的根尘相互为缘而引生了前五识界的;后一意根,对应于法尘境,就有意识界的产生,这是展现在我们心理的种种活动。“法尘”是意识中,对于过去的回忆,对于未来的遐想,以及对不曾见识过的东西的想象等。所以法尘是意识里的东西,意根是常缘法尘而活动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意识界。

五蕴,六根,六尘,六界,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有的人的全部的人生世界。我们每个人的身心缘起,就是我们自己的整个世界——有眼的作用才能有色像的世界;有耳的作用才能有声音的世界;有鼻的作用才能有气味的世界;有舌的作用才能有香味的世界;有身的作用才能有触觉的世界;有意的作用才能有法(遐思,冥想)的世界。如果我们缺损了其中六根的任何一根,我们的世界即不再完整。世界是什么?世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五蕴,六根对应六尘,出现的六种境界的总和,可以说没有这些也就不会有我们自己的世界。所以佛在《阿含经》中,处处说到世界的时候,总是说六根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十二缘起法的流转与还灭。佛法中的十二缘起观,透彻的揭示出了我人生命现象的发生与消失的规律,也就是怎样有流转生死,又怎样来了却生死的规律。这是佛法中最最珍贵的教法之一。十二缘起我们有必要好好的理解透彻,要透彻的理就要用十二缘起法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观察。

我们为什么会有“老死”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了(出)“生”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会出生呢?这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有”的缘故。

“有”,是什么呢?“有”是精神层面的活动引起的,我们普通人以为,我们的出生是由男女的精卵结合发育成长,而成为我们的个体生命,佛法并不是这样认为。佛法说我们的个体生命的形成,除了精卵的物质性东西结合做条件外,还有一精神意识的东西作用在其中,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有一与生俱来的“自我”生存与保护意识,希望自己活(延续)下去,这种自己要存在下去的意识是非常强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希望,希望我要延续下去,并且要我所有的一切都要越来越好,这也是一切众生希望向美好处发展的原动力。但是,这种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是以“自私”的“自我存在”意识为引导的,这种“自我”意识如果不加以反省与自制,就展开而成为本能的“自我行为”。人类,尤其是具备高等智识的人类,为什么能够解脱生死修行成佛,就是因为人类的智识具备了反省与自制的力量,这也是人类高明于其它动物的最大特色。虽然我们具备反省与自制,但是这根本的“自我(存在)感”并没有完全的断除,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的内心深处还是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的,这种“自我中心”的意识引发的一切(身、口、意)行动,这些行动过后,又会在意识上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力量,这就是佛教常常说到的“业力”。这种倾向性的“业力”,因“自我意识”而存在,并且会强烈的作用于“自我意识”,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就又牵引我们的“自我存续意识(有)”,以不可思议的因缘缘起下一个新的生命个体,如此不断的轮转生死。

为什么我们有“有”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取”的缘故。

“取”,就是(我)想要,而采取的行动啊!

为什么我们有“取”呢?这是因为我们有“爱”的缘故。

“爱”,这是一重要的概念。“爱”就是我们觉得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益的,能让自己快乐的。对这些产生依恋,这就是“爱”的表现。在这里再说说“恨”,“恨”我们总以为这是“爱的相反”,其实“恨只是爱的另一种表现”罢了。为什么会恨?(我)想要的却不能得到,就产生恨,这不是爱的另一表现吗?觉得(我)不喜欢,对我无益,不能让我快乐,就加以拒绝,拒绝不了,摆脱不开的,就开始“讨厌”,开始恨,这还不是爱的另一表现形式吗?我们一般人所谓的“爱”,其实只是更“爱自己”,满足“自我的爱心”而已。这样看来,唯有佛法中的“无我爱”与“慈悲”,才是“真爱”!

为什么我们有“(我)爱”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感)受”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受”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接)触(外境)”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触”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六入处(六根器官)”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六入处”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名色(五蕴身心的生命现象)”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名色”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业)识”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识”呢?这是因为我们有“行(身口意的行动)”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行”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无明”的缘故。

“无明”这也是十二缘起中的重要概念。“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不明白自我生命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我人生命存在的真相,由上来的十二个环节深刻地观察到无明,我们有没有发现,一切的身心现象都只是一连串的缘起现象,其中没有任何主宰者,也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都是相互为缘的生起,又相互为缘的还灭,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现象。唯一处处牵扯到的就是根本的“自我感觉”,但是却找遍十二个环节,也没有这个“我”的存在啊!这是个大问题,值得所有佛弟子好好的研究研究。十二缘起的重要环节,几乎都牵涉到了是由“自我”为出发而引生的,却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就是这个“自我”,但我们每一位的意识里,感觉中,“自我感”却是这样的真实与明显。“自我”究竟在哪里?是什么?最终我们会明白,所谓“自我”只是我们自己的制造物,我们自己意识里觉得有个“自我”,我们就以为这就是“真实的自我”。其实哪里存在这个“自我”呢?这只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产物,我们就是因为不明白这“自我存在”的真相,为自己所欺瞒,所有的身心奔驰,都为这不曾存在过的“自我”而忙碌。这就是“无明”,不清楚“自己的真相”,为自己所欺瞒,这不是“无明”是什么?

本段经文是省略了的文句,补全文句应是:无无明亦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处亦无六入处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取亦无取尽,无爱亦无爱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段经文的意思要完全明晰,我们还是给经文中加上一个“自”字,变成这样:无(自)无明亦无(自)无明尽……什么意思呢?无明也是无自性的啊!因为不明真相才有无明,明白了真相,无明就消除了,这就是说:无明也是无自性(空),也是不实在的。其余的十一个缘起的环节,也无不是这样,无不是无自性(空)。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这是佛法中的“四谛”。什么是四谛呢?就是四种真理,“谛”是真理的意思。

“苦”,我们上面已经说到过,苦佛教一般分为“八苦”来分别观察人生苦的实际情况。“苦谛”的意思是:这一切确实是苦。

“集”,是苦的汇集,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这诸苦的汇集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无明”的缘故啊!因为不明白身心的缘起,看不到“自我存在真相”,以为有个真实的自我存在着,因这一与生俱来的幻觉,制造出无穷无尽的葛藤。“集谛”的意思是:知道苦是因什么而引起,那就要去断除什么。

“灭”,就是苦的消除。苦为什么能够消除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了“明”的缘故啊!“明”,就是“自我实在感的消失”。这种“自我实在感”的消失,犹如雨过天晴后的世界,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我”还是原来的“我”),但是一切经过了“雨(明)”的洗礼,别有一番天地。“灭谛”的意思是:只有深刻的领悟“无我”,才是所有痛苦的最终灭除。

“道”,就是灭苦的道路,也即是灭苦的方法。这条“灭苦之道”,佛陀在《阿含经》中是处处开显为“八支圣(正)道”的:

正见,人生世界正确的见解。主要是“身心(世界)缘起”的见解。

正思,又称为“正志”,即思想意识上树立了正确的人生努力方向。

正语,即一个想要灭苦的人,就要学会说话,好好的说话。人生世间多少的是非恩怨,不是因为我们不善说话,不会说话而引起的吗?人类,能以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这张口就能说话的福气!尽量的避免说谎话,避免说会引起人际关系纠纷的话,避免说尖酸刻薄恶毒的话,避免说闲言碎语毫无实意的话。

正业,即选择正当的职业,而避免造作未来的痛苦恶业。

正命,即正确的活命手段。

正精进,即向着正确方面的不断努力。

正念,即保持自己正确的心理状态。

正定,即自己的心念不再摇摆不定。

八支圣道的修习,其实不外乎建立缘起的人生正见后,时时的对自己的身、口、意的行为加以自我的反省与克制,避免再造作恶业,从而顺利地得到苦的灭除。

“道谛”的意思也就是,深刻的明白,只有这样做才能走上真正的灭苦之道,从而愿意全身心的投入来实践完成它。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本经中这段经文的大意。经文是这样子说的:“无苦、集、灭、道。”我们上面清楚地解释过,因为“有”这四圣谛的认识与修习,我们才能得到这所有苦的灭除。为什么本段经文要说“无”这四圣谛呢?原来是佛法在流传中,因我们一般人不能正确领悟的缘故,后来渐发生一种偏差。在一般人的意识中,以为佛法中说“无我”,就一定会有一个“无我”与“我”对立。其实“无我”,并不是一种玄想,或假设,“我”的消失就是“无我”。不是“无我”先就存在着,再与“我”来对立。“无我”与“我”实即不异不一,不离不即的关系。四圣谛的教法也是如此,“苦”的消除,本身就是“灭”证悟;“集”的转化,本身就是“道”的修习。我们为自己“自性见”的惑乱,看待什么总不免陷入实有先存的自性观念,所以经文对四谛一一的加以否定。要知道经文的深意是要我们发现自性见的错觉,从而更加如实地来认识一切事物的真相,不是真的要否定佛法中的四圣谛观的,经文要否定掉的只是带着自性见的四圣谛观。

对于这段经文我们再以加字的方法来看看其意:“无苦、集、灭、道。”我们加上“自”字,变为:“无(自)苦,(无自)集,(无自)灭,(无自)道。”正如上面说过:“苦”的消除,就是“灭”的证悟;“集”的转化,就是“道”的修习。单一自存的四个圣谛并不是事实的真相,这可见“自性见”是怎样的让我们产生了错觉。

无智亦无得
“智”,就是智慧,也就是“般若”。“得”,就是得到这般若智慧的现证,也就是涅盘。其实哪里会有一个真实自存的般若呢?这如《中论》长行中所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般若”也只不过是佛法中为引导众生而作的假名说而已。若执有一自性的般若,进而再执有一实有自性的般若现观可证可得,这该是怎样的由迷入迷!

以无所得故
这是对上一句经文的加深一层强调与诠释。真得到这般若性空的现观与实证,其实就是“得无所得”。为什么呢?性空的现观实证中,若有一丝一毫的什么实性可证可得,就是自性见的不能够彻底拔除,就是涅盘的不能证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婆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菩提萨埵”,这是印度语,汉语的意思是:追求觉悟的人。

“心无挂碍”,这可不是一般的凡俗之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会总是觉得“心有挂碍”呢?这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见解困住了我们自己的缘故。我们的心中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种种见解,所谓的人生,就是围绕着自己的一切不正确的见解驱驰不停。我们一般人的见解不是实有,就是实无,总是不能自觉的,带有“自性实在”的错觉,以为眼前所见的事物真实不虚。其实一切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毫无实体,毫无独立性,也毫无固定性。一切都只是一顷刻之间就消逝的幻影,刹那流变,新新非故。早已成为过去的东西我们还是紧紧地想抓住不放,甚至还想永恒的拥有它,这就是自寻烦恼了。究其原因,一切的烦恼根源就是因为没有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无自性性,以为所见都有自性,为自我的错误见解所惑乱,心中永远难得一刻的安宁。要想“心无挂碍”,非得依这“般若(自性空)”的观慧不可。

心中没有什么挂碍,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恐怖了。“恐惧”与“怖畏”,这是所有众生的通病。“恐惧”的根源就是因为“心有挂碍”啊!挂碍“自我的实在”,挂碍“我的所拥有的实在”,害怕失去。为了不失去“自我感觉”,我们需要“成就感”,需要别人的特别的尊重与赞美,需要种种“名”;为了不失去“我所拥有的,我想拥有的”,我们疲于奔命,夜以继日,甚至于不择手段,违背良心。这一切一切的努力,还不是因为“心有恐怖”吗?

心中若没有恐怖,自然就会“远离颠倒梦想”。心中没有颠倒梦想,这就是般若性空的现证,也就是无上的“究竟涅盘”。“颠倒梦想”,不只是睡觉的会做恶梦,就是大白天,我们又有几个人不在人生的大梦中呢?我们为“自性见”所惑,生存在自我编织的迷梦中,把不实在的当做实在,把顷刻就消逝的误以为永恒,把没有的当成为有。正因为有了这种种的“颠倒”,所以也就引发了这种种人生“梦想”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陀,俱依这般若自性空的现观,得到最终的佛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印度的语言,汉语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惟有完全的破除了自性见错觉的人,才配称得上这“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是经文中对于这般若法门的赞叹。“咒”有总持的意思,也即般若是一切法的总持了。般若法门为什么能除一切苦呢?就是因为有了这般若自性空的慧观,心中的自性见被破除,看见所有的问题都趋向“中道”,不再死执一边,心中没有对立的见解,也就没有纷扰。一颗没有是非纷扰的心,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感到不幸的原因,常常就是因为这心中的见解难平!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这一段咒语,在《大般若经》中是没有的,显然是后来加进去的。咒语,上面说过是总持的意思。现在就再来说出这总持般若法门的咒语。咒语,历来的佛教翻译家们都是不翻译的,为什么不翻译呢?这是因为咒是属于秘密的语言,一旦翻译明白就失灵了!咒语,其实不外乎祝愿祈祷之类的语言,祈祷达成某一目的的祝愿性语言,不停的反复诵念,这在过去的古人是相信有某种神秘的效验的。的确,当虔诚的祈祷诵念时,因为心思的专一,每有可能发生些不同程度的感应与效验,这就是之所以咒语神秘的原因吧!这段咒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快速觉悟成就!由文意来看,就是祈祷与祝愿,祈祷所有的人都由这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到达解脱的彼岸。
最后由 Ω冷月Ω 修改过/ 2011-10-28 22:53:18
1/27/2012 9:26:00 PM (#15022721)
DD5566 该角色已不存在
随喜功德
1/28/2012 8:29:00 PM (#15024387)
冬眠状态通行证 YOUKU

级别:5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1/31/2011
深了点,不明白
6/5/2013 1:24:00 PM (#15740845)
普通通行证 刘君健

级别:32
来自:澳门
诞生:3/3/2012
這是甚麼經
6/5/2013 3:20:00 PM (#15740891)
冬眠状态通行证 断翅之鹰2


级别:73
来自:(湖北) 武汉
诞生:12/26/2006
我只会念最后一句
6/5/2013 3:55:00 PM (#15740911)
普通通行证 东莞不惑男人

级别:15
来自:(广东) 东莞
诞生:3/18/2012
不会
6/5/2013 10:34:00 PM (#15741158)
冬眠状态通行证 断翅之鹰2


级别:73
来自:(湖北) 武汉
诞生:12/26/2006
南无阿弥陀佛!
6/6/2013 12:48:00 AM (#15741294)
冬眠状态通行证 紫龙

级别:36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4/13/2010
佛相庄严
6/6/2013 1:19:00 PM (#15741746)
冬眠状态通行证 番禺中年宅男

级别:34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2/15/2013
南无阿弥陀佛
7/24/2014 1:55:00 PM (#16051438)
普通通行证 刘君健

级别:32
来自:澳门
诞生:3/3/2012
你是佛學系出身嗎
7/27/2014 10:57:00 AM (#16052851)
冬眠状态通行证 广州越秀区

级别:15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7/17/2014
再顶起
7/27/2014 12:50:00 PM (#16052922)
冬眠状态通行证 求在穗已婚俊俏壮男

级别:10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5/30/2014
我很久以前背诵过,现在差不多忘记了
7/27/2014 8:17:00 PM (#16053326)
冬眠状态通行证 广州越秀区

级别:15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7/17/2014
再顶起
8/8/2015 9:16:00 AM (#16231904)
正式通行证 眠雲枕月

级别:42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8/27/2005
( 引用回贴 #14847436 ) Ω冷月Ω :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两种解释。一说就是观世音菩萨;一说是运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得到解脱的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这位菩萨在深刻的用般若智慧,观察自己(审视世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用般若的智慧深刻的观察自己,结果怎样呢?“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

佛教以我们人为“五蕴和合”的生命个体,其中“色蕴”代表物质的,有形状颜色体积的;“受、想、行、识”四蕴代表思想意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又这四蕴也被佛教统称为“名”,只有名称,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名色五蕴”组成我们所谓的“个体生命现象(人)”,由此知道佛教既不是偏于“唯物”,也不会特别偏于“唯心”,佛教的立场应该说是“心物缘起论”者。

“五蕴皆空”,“空”,这可是般若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空”,在普通人的常识中就是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就是空。佛教的“空”的意思可不是这种什么都没有的“空”,佛教的“空”是说什么都有,但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有,不是不变的有,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也就是“无自性”或“自性空”的有。看似一独立存在中的事物,其实同时要许多其它的事物来促成(不独成);看似一不变的事物呈现在面前,其实这事物是一刻也不停留的前后相续的存在着(不恒定);因为需要其它的条件来促成,又加上自身的不确定性,所以,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色”,还是思想的“名”)都是无自性的,不实在的,有变化的,也就是佛教所谓的“空(无自性)”的。

“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菩萨用般若的真智慧,深刻而彻底的发现:所谓的人——“自我”只是一个由五蕴(名色)所组成的,不确定的,时刻变化的,并前后相续的和合“空”(假),不实在的幻相而已。所谓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人”,真实不变的有自性的“五蕴”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的。

由此“人”的空;由此“法(五蕴)”的空,我们可以正确的把握住佛法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即是这人和法的两种空理的认知。佛法不是为了要解决我们一般的人生衣食的问题,一般的人生衣食问题世俗的知识与科学即可以达到相应的解决的目的。佛法是要解决我们的思想问题,也即是对人生世界的认知的问题。我们一般的人们为什么这样的迷失在人生的旅途,这样的执着,这样的痛苦,皆由不能正确的,如实的认识这人生世间的一切真相而来!佛法就是教我们如实的、正确的认识这人生世间真相的学问,这才是真正的佛法的核心。佛法要让我们一反俱生而来的对人生世界的错误认知,要我们建立智慧的、正确的、如实的人生世界的认知。

我们一般人对人生自我的认知是“有我”的,对世界的认知是“有自性”的。凡夫的特性就是“执实”,当我们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时就知道,原来“自我是幻觉,自我不实在”,就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因缘而起的,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的。这样我们就不再执着这人生世间种种虚幻的假象,得到这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佛法说的明白点,就是要我们建立这正确如实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要我们建立这“无我的人生观”和“无自性的世界观”。

度一切苦厄
“度一切苦厄”,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从生死苦恼的此岸,解脱,得到圆满自在的彼岸,也就是佛教常说的“得到涅槃”。

佛教以为这个人生是不圆满的,是痛苦的,是不自在的。所以,佛法的修学过程,也就是为了我们从不圆满,痛苦,不自在的人生,最终得到圆满,无苦,得大自在的人生的过程。人生的痛苦,我想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着多多少少的体会吧!苦,佛法中常将之归纳为“八苦”。

生、老、病、死,这四苦是人生生理上的必然,无一幸免。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这三种却是身心的真实感受。什么是“求不得苦”呢?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要求,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由此引起的种种身心的烦躁痛苦,这就是所求不能得的痛苦。什么是“爱别离苦”呢?我们恩爱喜欢的爱人,亲人,朋友……与我们分离,甚至是生死两茫茫的永别,这在一般的人的内心引起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喜爱的,曾经拥有的物质的东西,金钱、宝物、房子、汽车、工作等等,不得已而要即将失去,这又会引起我们内心世界怎样的痛苦与波动,也是可想而知的!什么又是“怨憎会苦”呢?我们不喜欢的讨厌的人或事物,却偏偏就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想躲躲不过,想避避不开,想排除排除不了,心理总是这样那样的别扭与难受,这就是怨的憎的却总是聚会的引起的痛苦。最后就是“五蕴炽盛苦”,我们由生理的各种感官,接触外境,总是会引起生理与心理这样那样的痛苦,身心如同一团炽热的火一样的燃烧着,炙烤着自己,这就是五蕴炽盛的人生的最根本的苦恼——“生”之苦。

人生在世,为什么一切只是一团大苦的集结呢?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太过执着了,把一切的事物都当成了有自性的存在,不明真相,而又莫名其妙的执着。要“度一切苦厄”,就必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无自性)”。

舍利子
舍利子,这是人名。为佛陀的上首大弟子之一,被当时公认为在佛的所有弟子中是“智慧第一”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本经是怎样的重视智慧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就是指物质性的所有东西。所有物质性的东西(色)为什么会是“(自性)空”呢?这是因为所有物质性的东西都是“缘起(由缘而起)”的缘故。由缘而起的东西是无“自性”的,即一切由众多条件所构成的事物,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存在(不是实在的存在),它同时受到众多条件的制约(不能自己主宰自己),这种不具有自己绝对自在独存的物之性,佛法就名其为“空”,或“性空”,或“自性空”。

“空即是色”,就是说(自性)“空”这才“即是色(物质)”的本来性质。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为什么呢?原来我们一般人的常识上对“色与空”的认识每发生不自觉地错误,我们常识中总以为“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有);“空”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存在(无)”。对于所有事物的实在感(佛法中叫做“自性见”)是这样的困扰着我们!其实是所有的事物都不是实在的,随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动,如果色是实有自性的有,空是实有自性的无,那即会:有的不可使无;无的不可令有,诸法如果陷入绝对有其自性,即永不变动,这样的认识是“有与无”对立的认识。有与无,其实是并不对立的,有是缘起的有,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有;无是缘起的无,由众多的条件促成了的无。这有如一根棍子(棍子比喻缘起),从中间向两头看(中间同是一缘起性),一头是有,一头是无;我们一般人,总是从这一头看向那一头(两头都有自性)。从缘起的角度看,“有”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无”;“无”的条件变了,就有可能使“有”,所以佛法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还有一重意思。即,事物的空性,不是离开了事物的本身而单独存在的,即事物(色)的本身真相就是事物的真性(空)。空性不是离开了一切事物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这避免了形而上学的悬想。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前面提到过,这是属于思想意识的“名”的东西。“受”,就是感受;“想”,分析的,概念性的认识;“行”,是造做的意思,实即是对事物分析认识后所引起的一种内心的行动欲;“识”,为了别意,其实是指一切行动(行为)过后,在思想上留下的影响(倾向性)。

上面说过物质(色)是无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下来经文接着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明确的告诉我们“思想性”的东西,也还是“不异空;即是空”的。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等(这些器官都是物质性的存在)与外界各种物质的色、声、香、味等接触,才能引发我们的各种感受,由此看来,各种感受都是由种种条件制约的,缘起的,无自性的,自性“空”的存在,“独自存在”的一种感受是不可想象的!接下来的“想、行、识”亦不是能单独的自存的明白可知。我们总是为自性见所惑,认识事物总是带着实在,不变,独存,静止的一种错觉。机械式的唯物论,我想就是这样见解下的产物吧!

舍利子
经文再一次呼舍利弗的名字。

是诸法空相
“诸法”,就是指的一切事物的意思,这包括了物质性的“色”法,思想意识性的“心”法。所有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都没有实体性的独存不变性,其实都只是瞬间就消逝的幻影(缘起空相),在时间上来看,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一刹那倾的停留,我们所谓存在中的所有事物,顷刻之间就已经成为过去,留给我们意识中的一切事物,其实都只是诸法向过去运动时的一种幻影,其中丝毫不会有一法停留下来,成为我们所谓的真实的存在着的东西(有其自性)。如果有一法停留下来不变,而不成为过去(就是实有),那这一法就永远不会再起变化而成为瞬间的永恒,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一法会不变的停留下来。这就是“诸法空相”,也才是诸法的实相,真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是“不生不灭”的。所有的事物我们看起来好像是“有生有灭”,其实这只是我们自己自性见的错觉,我们总是将所有的事物一段一段的截取出来加以观察和认识,这一段时间中它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中它又是那样的,如此才能形成所谓的“对比差别”,所谓的“有生有灭”。其实诸法总是在缘起的,总是在永不停留的成为过去的,再往更远的过去看,诸法是一直就毫不停息的流动而来;往未来看,诸法还将会不停留的流动而去。一切诸法,从过去找不到开头,从未来也不会有结尾,现在也没有停留(没有现在时,说现在已是过去了),一切都只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流动。

诸法是“不垢不净”的。“垢”是污染,肮脏;“净”是清洁,干净。这比如一件衣服,过去是干净的,后来慢慢的被污染了,变脏了。如果这件衣服是有自性的,有绝对的干净相,那这件衣服就无法被污染,无法被改变,而事实上是变了,是被污染了;如果这件衣服有绝对的脏的自性,那就不可能被清洗干净,有绝对自性的东西是不会变化的。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这就是说:一切都不是绝对的(自性的)“垢”;一切也都不是绝对的(自性的)“净”。一切都是“不垢不净”的,至于会成为“垢”或“净”,这要看影响事物的各方面条件如何发展,垢或净并不自性决定,佛法中也就说为“不垢不净”了。

诸法是“不增不减”的。“增与减”是就事物的大小多少的形状和质量上来说的。我们常觉得某一物由小变大,或由少变多就是“增”,反之就是“减”。大小多少的增减概念总是这样的真实与困扰着我们!其实大小多少的所谓增减,并不能自己规定自己是大小多少是增是减,这个我们以为得有增有减也是缘起的。所谓大小要相互对比才能各自成立,即大不离小,因小故知大;小不离大,因大故知小;大小自己是不能自己决定它是大是小的,这即大小都没有自性。还有,大若是自性有的大,即是自大,自大的东西即不以增加了什么而使它变大;小若是自性有的小,即是自小,自小的东西即不以减少了而小。若大小各住自性,即会变成大的不可使小,小的不能使大,可是世间眼见事物是有增加与减少,是有大小与多少,就是因为所有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缘故啊!

通过上来的解释,我们知道事物无自性(空)的真意义了,现在我们来疏通一下经典的原文。这十二个字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乍读之下还是不好理解的,其实我们只要在原文中加上一个字,经文的意思就会马上变得明晰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来读这段经文:“(这就是诸法的空相),不(自)生不(自)灭,不(自)垢不(自)净,不(自)增不(自)减。”这样在这段经文中加入一个“自”字,也许对于经文的意义理解会有些帮助吧!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色、受、想、行、识,我们已经知道了是组成我们人的五蕴。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我们人的六种感觉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或者“六入处”。为什么叫“六入处”呢?这是因为六尘境总是从这里进入,而才引生六界的缘故。六根相对应于“六尘境”——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就会有“六(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的出现。“界”是类别的意思,归类成一类一类的“境界”,这就是界的意思。这里前五根,前五境,都是由物质性的根尘相互为缘而引生了前五识界的;后一意根,对应于法尘境,就有意识界的产生,这是展现在我们心理的种种活动。“法尘”是意识中,对于过去的回忆,对于未来的遐想,以及对不曾见识过的东西的想象等。所以法尘是意识里的东西,意根是常缘法尘而活动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意识界。

五蕴,六根,六尘,六界,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有的人的全部的人生世界。我们每个人的身心缘起,就是我们自己的整个世界——有眼的作用才能有色像的世界;有耳的作用才能有声音的世界;有鼻的作用才能有气味的世界;有舌的作用才能有香味的世界;有身的作用才能有触觉的世界;有意的作用才能有法(遐思,冥想)的世界。如果我们缺损了其中六根的任何一根,我们的世界即不再完整。世界是什么?世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五蕴,六根对应六尘,出现的六种境界的总和,可以说没有这些也就不会有我们自己的世界。所以佛在《阿含经》中,处处说到世界的时候,总是说六根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十二缘起法的流转与还灭。佛法中的十二缘起观,透彻的揭示出了我人生命现象的发生与消失的规律,也就是怎样有流转生死,又怎样来了却生死的规律。这是佛法中最最珍贵的教法之一。十二缘起我们有必要好好的理解透彻,要透彻的理就要用十二缘起法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观察。

我们为什么会有“老死”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了(出)“生”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会出生呢?这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有”的缘故。

“有”,是什么呢?“有”是精神层面的活动引起的,我们普通人以为,我们的出生是由男女的精卵结合发育成长,而成为我们的个体生命,佛法并不是这样认为。佛法说我们的个体生命的形成,除了精卵的物质性东西结合做条件外,还有一精神意识的东西作用在其中,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有一与生俱来的“自我”生存与保护意识,希望自己活(延续)下去,这种自己要存在下去的意识是非常强大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了希望,希望我要延续下去,并且要我所有的一切都要越来越好,这也是一切众生希望向美好处发展的原动力。但是,这种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是以“自私”的“自我存在”意识为引导的,这种“自我”意识如果不加以反省与自制,就展开而成为本能的“自我行为”。人类,尤其是具备高等智识的人类,为什么能够解脱生死修行成佛,就是因为人类的智识具备了反省与自制的力量,这也是人类高明于其它动物的最大特色。虽然我们具备反省与自制,但是这根本的“自我(存在)感”并没有完全的断除,所以我们的一切行为的内心深处还是以“自我意识”为出发的,这种“自我中心”的意识引发的一切(身、口、意)行动,这些行动过后,又会在意识上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力量,这就是佛教常常说到的“业力”。这种倾向性的“业力”,因“自我意识”而存在,并且会强烈的作用于“自我意识”,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就又牵引我们的“自我存续意识(有)”,以不可思议的因缘缘起下一个新的生命个体,如此不断的轮转生死。

为什么我们有“有”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取”的缘故。

“取”,就是(我)想要,而采取的行动啊!

为什么我们有“取”呢?这是因为我们有“爱”的缘故。

“爱”,这是一重要的概念。“爱”就是我们觉得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益的,能让自己快乐的。对这些产生依恋,这就是“爱”的表现。在这里再说说“恨”,“恨”我们总以为这是“爱的相反”,其实“恨只是爱的另一种表现”罢了。为什么会恨?(我)想要的却不能得到,就产生恨,这不是爱的另一表现吗?觉得(我)不喜欢,对我无益,不能让我快乐,就加以拒绝,拒绝不了,摆脱不开的,就开始“讨厌”,开始恨,这还不是爱的另一表现形式吗?我们一般人所谓的“爱”,其实只是更“爱自己”,满足“自我的爱心”而已。这样看来,唯有佛法中的“无我爱”与“慈悲”,才是“真爱”!

为什么我们有“(我)爱”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感)受”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受”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接)触(外境)”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触”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六入处(六根器官)”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六入处”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名色(五蕴身心的生命现象)”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名色”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业)识”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识”呢?这是因为我们有“行(身口意的行动)”的缘故。

为什么我们有“行”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无明”的缘故。

“无明”这也是十二缘起中的重要概念。“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不明白自我生命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我人生命存在的真相,由上来的十二个环节深刻地观察到无明,我们有没有发现,一切的身心现象都只是一连串的缘起现象,其中没有任何主宰者,也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都是相互为缘的生起,又相互为缘的还灭,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现象。唯一处处牵扯到的就是根本的“自我感觉”,但是却找遍十二个环节,也没有这个“我”的存在啊!这是个大问题,值得所有佛弟子好好的研究研究。十二缘起的重要环节,几乎都牵涉到了是由“自我”为出发而引生的,却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就是这个“自我”,但我们每一位的意识里,感觉中,“自我感”却是这样的真实与明显。“自我”究竟在哪里?是什么?最终我们会明白,所谓“自我”只是我们自己的制造物,我们自己意识里觉得有个“自我”,我们就以为这就是“真实的自我”。其实哪里存在这个“自我”呢?这只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产物,我们就是因为不明白这“自我存在”的真相,为自己所欺瞒,所有的身心奔驰,都为这不曾存在过的“自我”而忙碌。这就是“无明”,不清楚“自己的真相”,为自己所欺瞒,这不是“无明”是什么?

本段经文是省略了的文句,补全文句应是:无无明亦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处亦无六入处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取亦无取尽,无爱亦无爱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段经文的意思要完全明晰,我们还是给经文中加上一个“自”字,变成这样:无(自)无明亦无(自)无明尽……什么意思呢?无明也是无自性的啊!因为不明真相才有无明,明白了真相,无明就消除了,这就是说:无明也是无自性(空),也是不实在的。其余的十一个缘起的环节,也无不是这样,无不是无自性(空)。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这是佛法中的“四谛”。什么是四谛呢?就是四种真理,“谛”是真理的意思。

“苦”,我们上面已经说到过,苦佛教一般分为“八苦”来分别观察人生苦的实际情况。“苦谛”的意思是:这一切确实是苦。

“集”,是苦的汇集,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这诸苦的汇集呢?这是因为我们有“无明”的缘故啊!因为不明白身心的缘起,看不到“自我存在真相”,以为有个真实的自我存在着,因这一与生俱来的幻觉,制造出无穷无尽的葛藤。“集谛”的意思是:知道苦是因什么而引起,那就要去断除什么。

“灭”,就是苦的消除。苦为什么能够消除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了“明”的缘故啊!“明”,就是“自我实在感的消失”。这种“自我实在感”的消失,犹如雨过天晴后的世界,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我”还是原来的“我”),但是一切经过了“雨(明)”的洗礼,别有一番天地。“灭谛”的意思是:只有深刻的领悟“无我”,才是所有痛苦的最终灭除。

“道”,就是灭苦的道路,也即是灭苦的方法。这条“灭苦之道”,佛陀在《阿含经》中是处处开显为“八支圣(正)道”的:

正见,人生世界正确的见解。主要是“身心(世界)缘起”的见解。

正思,又称为“正志”,即思想意识上树立了正确的人生努力方向。

正语,即一个想要灭苦的人,就要学会说话,好好的说话。人生世间多少的是非恩怨,不是因为我们不善说话,不会说话而引起的吗?人类,能以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这张口就能说话的福气!尽量的避免说谎话,避免说会引起人际关系纠纷的话,避免说尖酸刻薄恶毒的话,避免说闲言碎语毫无实意的话。

正业,即选择正当的职业,而避免造作未来的痛苦恶业。

正命,即正确的活命手段。

正精进,即向着正确方面的不断努力。

正念,即保持自己正确的心理状态。

正定,即自己的心念不再摇摆不定。

八支圣道的修习,其实不外乎建立缘起的人生正见后,时时的对自己的身、口、意的行为加以自我的反省与克制,避免再造作恶业,从而顺利地得到苦的灭除。

“道谛”的意思也就是,深刻的明白,只有这样做才能走上真正的灭苦之道,从而愿意全身心的投入来实践完成它。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本经中这段经文的大意。经文是这样子说的:“无苦、集、灭、道。”我们上面清楚地解释过,因为“有”这四圣谛的认识与修习,我们才能得到这所有苦的灭除。为什么本段经文要说“无”这四圣谛呢?原来是佛法在流传中,因我们一般人不能正确领悟的缘故,后来渐发生一种偏差。在一般人的意识中,以为佛法中说“无我”,就一定会有一个“无我”与“我”对立。其实“无我”,并不是一种玄想,或假设,“我”的消失就是“无我”。不是“无我”先就存在着,再与“我”来对立。“无我”与“我”实即不异不一,不离不即的关系。四圣谛的教法也是如此,“苦”的消除,本身就是“灭”证悟;“集”的转化,本身就是“道”的修习。我们为自己“自性见”的惑乱,看待什么总不免陷入实有先存的自性观念,所以经文对四谛一一的加以否定。要知道经文的深意是要我们发现自性见的错觉,从而更加如实地来认识一切事物的真相,不是真的要否定佛法中的四圣谛观的,经文要否定掉的只是带着自性见的四圣谛观。

对于这段经文我们再以加字的方法来看看其意:“无苦、集、灭、道。”我们加上“自”字,变为:“无(自)苦,(无自)集,(无自)灭,(无自)道。”正如上面说过:“苦”的消除,就是“灭”的证悟;“集”的转化,就是“道”的修习。单一自存的四个圣谛并不是事实的真相,这可见“自性见”是怎样的让我们产生了错觉。

无智亦无得
“智”,就是智慧,也就是“般若”。“得”,就是得到这般若智慧的现证,也就是涅盘。其实哪里会有一个真实自存的般若呢?这如《中论》长行中所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般若”也只不过是佛法中为引导众生而作的假名说而已。若执有一自性的般若,进而再执有一实有自性的般若现观可证可得,这该是怎样的由迷入迷!

以无所得故
这是对上一句经文的加深一层强调与诠释。真得到这般若性空的现观与实证,其实就是“得无所得”。为什么呢?性空的现观实证中,若有一丝一毫的什么实性可证可得,就是自性见的不能够彻底拔除,就是涅盘的不能证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婆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菩提萨埵”,这是印度语,汉语的意思是:追求觉悟的人。

“心无挂碍”,这可不是一般的凡俗之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会总是觉得“心有挂碍”呢?这是因为我们被自己的见解困住了我们自己的缘故。我们的心中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种种见解,所谓的人生,就是围绕着自己的一切不正确的见解驱驰不停。我们一般人的见解不是实有,就是实无,总是不能自觉的,带有“自性实在”的错觉,以为眼前所见的事物真实不虚。其实一切都是缘起的,缘起的事物毫无实体,毫无独立性,也毫无固定性。一切都只是一顷刻之间就消逝的幻影,刹那流变,新新非故。早已成为过去的东西我们还是紧紧地想抓住不放,甚至还想永恒的拥有它,这就是自寻烦恼了。究其原因,一切的烦恼根源就是因为没有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无自性性,以为所见都有自性,为自我的错误见解所惑乱,心中永远难得一刻的安宁。要想“心无挂碍”,非得依这“般若(自性空)”的观慧不可。

心中没有什么挂碍,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恐怖了。“恐惧”与“怖畏”,这是所有众生的通病。“恐惧”的根源就是因为“心有挂碍”啊!挂碍“自我的实在”,挂碍“我的所拥有的实在”,害怕失去。为了不失去“自我感觉”,我们需要“成就感”,需要别人的特别的尊重与赞美,需要种种“名”;为了不失去“我所拥有的,我想拥有的”,我们疲于奔命,夜以继日,甚至于不择手段,违背良心。这一切一切的努力,还不是因为“心有恐怖”吗?

心中若没有恐怖,自然就会“远离颠倒梦想”。心中没有颠倒梦想,这就是般若性空的现证,也就是无上的“究竟涅盘”。“颠倒梦想”,不只是睡觉的会做恶梦,就是大白天,我们又有几个人不在人生的大梦中呢?我们为“自性见”所惑,生存在自我编织的迷梦中,把不实在的当做实在,把顷刻就消逝的误以为永恒,把没有的当成为有。正因为有了这种种的“颠倒”,所以也就引发了这种种人生“梦想”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陀,俱依这般若自性空的现观,得到最终的佛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印度的语言,汉语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惟有完全的破除了自性见错觉的人,才配称得上这“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是经文中对于这般若法门的赞叹。“咒”有总持的意思,也即般若是一切法的总持了。般若法门为什么能除一切苦呢?就是因为有了这般若自性空的慧观,心中的自性见被破除,看见所有的问题都趋向“中道”,不再死执一边,心中没有对立的见解,也就没有纷扰。一颗没有是非纷扰的心,就是最大的幸福,我们感到不幸的原因,常常就是因为这心中的见解难平!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这一段咒语,在《大般若经》中是没有的,显然是后来加进去的。咒语,上面说过是总持的意思。现在就再来说出这总持般若法门的咒语。咒语,历来的佛教翻译家们都是不翻译的,为什么不翻译呢?这是因为咒是属于秘密的语言,一旦翻译明白就失灵了!咒语,其实不外乎祝愿祈祷之类的语言,祈祷达成某一目的的祝愿性语言,不停的反复诵念,这在过去的古人是相信有某种神秘的效验的。的确,当虔诚的祈祷诵念时,因为心思的专一,每有可能发生些不同程度的感应与效验,这就是之所以咒语神秘的原因吧!这段咒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都到彼岸去吧!快速觉悟成就!由文意来看,就是祈祷与祝愿,祈祷所有的人都由这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到达解脱的彼岸。


解释得很细致,然而还是看不懂
8/19/2015 3:29:00 PM (#16237024)
正式通行证 眠雲枕月

级别:42
来自:(广东) 广州
诞生:8/27/2005
( 引用回贴 #16231904 ) 眠雲枕月 :

解释得很细致,然而还是看不懂


我也有这种感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