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的同性恋人群近年逐渐敢于公开争取权益。张北川和另外一批学者也积极为同性恋者争取权益,包括主张立法允许同性结婚。
张北川认为,虽然很难断言同性结婚在中国何时能够合法,但“中国同姓婚姻的合法化将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
他已联合90多名社会学、医学专家向政府呼吁,用法律的形式反对歧视同性恋人群,保护他们的合理权益。
他认为,同性恋属于弱势群体,立法机关可以在有关法律中加入“反对歧视不同性取向”或“保护不同性取向者隐私权”的条款。
如今许多同性恋者敢于公开站出来讲出自己的要求,张北川认为这是“真实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正变得更加宽容”。
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生活和交流空间,也使同性恋者可以在相对安全和自由的空间里交往。
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国人仍将同性恋当作“病态”,也有人反对社会给予同性恋者平等待遇。张北川认为这是由于“缺乏了解”。
张北川主张社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同性恋者,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活动。他说,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这一弱势群体的合理权益,同时也有利于控制爱之病的蔓延。
同性恋者曾经被“艾滋病化”地加深歧视,但是,在中国艾滋病问题日趋恶化之后,反而促使官方和社会更深入关注同性恋者,避免将他们完全推到“地下”,妨碍了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据张北川介绍,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中国“性禁锢”的年代,官方一度把同性恋活动定为“流氓活动”。1991年,公安部才正式停止对同性恋活动以流氓罪论处,也不进行治安处罚。1997年,新刑法问世,“流氓罪”被取消,成年同性双方自愿的性关系终于“非刑事化”。
不过,1995年出版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仍将同性恋列入“性变态”。直到2001年,中国医学界主流才不再把同性恋当作“性变态”。
官方态度出现重大转变
现在的中国对同性恋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避讳地正面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半月刊《现代文明画报》今年第一期更是做成同性恋专刊。
被媒体评作“2000年娱乐圈第一新闻”的“毛宁遇刺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毛宁是中国的男歌手,案发后,一些媒体竞相炒作,但后来大多媒体反对炒作个人隐私,并呼吁宽容。
2001年初,《人民日报》明确表明反对某些媒体人士出于浮躁心态炒作“毛宁事件”。
2000年12月,湖南卫视《有话好好说》节目邀请了同性恋者座谈。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也报道同性恋问题,并引述社科院学者李银河的话,表示同性恋活动是“个人之间的私事”,在许多国家,即使同性恋非法,警方也不主动拘捕。
该刊也引述中华预防医学学会副会长戴志澄说,中国绝大多数同性恋者都会或已经与异性结婚,然后用种种办法向配偶隐瞒自己的性倾向,长期不过性生活。
中国的同性恋者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说话”的渠道。张北川认为,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为同性恋者开辟了新的空间。中国目前至少有340个同性恋网站。
张北川说:“中国的同性爱人群正在走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