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歧视没压力 台形成首个彩虹社区
(作者或来源)
梁玉芳 据联合报报道,“台灣第一個彩虹社區的雛形已經出現了。”在羅斯福路三段某巷經營第一家同志書店[晶晶書庫]的負責人賴正哲樂觀地說,三年來,晶晶的勢力範圍在這條巷子裡由一家書店,擴展出另一家藝廊與咖啡館,三家店掛著大大的彩虹旗,宣告同志的彩虹國度在此。
再往前一點,大家稱“大學口”的地方有家“搖滾看守所”是知名的女同志酒吧;往辛亥路那邊,有家“Zoom”一樣是同志流連的空間;不少商家貼起彩虹標誌,例如賣手染製品“魚玄機”、唐山書店,自動表達友善之意。一般住家也自動在窗外懸起彩虹旗,賴正哲說,那是住在這兒的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趙彥寧的態度呈現。
“打造一個沒有歧視的彩虹社區是同志族群努力的方向,看來已漸成形。”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說,由台灣同志運動史來看,自一九九五年台灣在台大出現第一個合法的同性戀社團“Gay Chat”開始,後來有“浪達/Lamda”、GLAD同志甦醒日的舉辦,都是以台大為主軸,各校同志學生串連,當然會在台大周邊商家聚集、消費,形塑一種集體氣氛,居民與店家接受度也大增。
於是,漸漸“小Gay”(男同志)與“拉子”(女同志)年輕的同志也有意識地選擇在這個社區居住,四五個人合租一層公寓,在生活上享受不必作假的自然,同志社群也開始在這兒越滾越大。
王蘋說,再來女書店、晶晶書庫在台大附近開張,引入大批同志書籍,同志運動團體“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也選在這兒落腳,南北串連時,大批同志在社區中走動,想不看見同志,都難。
晶晶書庫曾傳出被人砸磚塊,是有人討厭同志社區在此落腳嗎?賴正哲說,後來這位砸磚人已查出,只是單純為了免費拿書而已,並不是社區居民。阿哲說,隨著晶晶經營型態的擴展,街坊伯伯、嬸嬸都邀晶晶去租他們的房子。
賴正哲說,和我們想像不同的是,老人家一點也不介意你是不是同志。晶晶現在的三家店面分別向不同族群的老人家租的:本省人、外省人和客家人,這群阿嬤級人物對彩虹旗的意義現在都清楚得很。
新加入彩虹社區的同心教會就十分歡迎非同志、非基督徒一起上門來看看。值得一提的是,同心教會要當社區的好鄰居,排定日期社區服務:為附近商家擦玻璃、電影放映、探訪老人及病人、英語教學等等,要拉近和社區的距離。
賴正哲說,同志族群群聚,消費力旺盛,帶動店面房租地價上漲,居民當然很高興。新加入社群的同心教會,或許正顯示沒有壓力的彩虹社區已漸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