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咨询“热线”受到同志欢迎
(作者或来源)
广同 “我再也无法承受这种白天做人,晚上做鬼的生活,要不是’热线’志愿者的帮助,现在我很可能成为孤魂了。”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同性恋者小张边说边下意识地拿起一本书挡着脸。
在中国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哈尔滨,一条旨在传播性病和艾滋病预防知识、为同性恋者提供心理支持的同性恋咨询热线,受到了越来越多同性恋者的信赖和欢迎。
据了解,中国现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13个城市出现了同性恋咨询热线。
这些热线多是同性恋志愿者或与医学界人士、计划生育部门自发建立的,主要由面向中国开展艾滋病控制的英国贝利--马丁基金会资助,有些还得到了国内疾病防治部门的指导。
“因为我们多数是同性恋者,特别理解‘同伴’的苦闷,容易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当然,我们都要接受艾滋病、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培训和资格考查。”刚刚成为志愿者的小齐说。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丛中告诉记者,在中国,不少人觉得同性恋不道德,让人恶心。也有医生认为同性恋是种疾病。同性恋志愿者的出现,对公众客观认识这个人群起到了积极作用。
哈尔滨的志愿者老白家离热线所在地很远,轮到值班时,他有时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蹬上自行车跑去,准时守在电话机前。他说:"电话那端有人急需帮助。"
今年3月1日晚,一位同性恋者连续7次打通热线又都挂断了。第8次,老白先说话了:“有事说出来,好吗?也许我能帮助你。”对方突然失声痛哭:原来他患了梅毒又耻于求医,被病痛和心理焦虑折磨得想跳楼自杀。
老白耐心地和他聊了1个多小时,终于说服他去治疗。如今,这位同性恋者不仅把病治好了,还成了志愿者。
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目前官方没有关于同性恋发生的数据和一般性取向者的对照数字,但学界估测同性恋者约为3000万人。
与普通人相比,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的同性恋者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加上很多同性恋者过着多性伴生活,导致这个群体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为此,志愿者们经常到酒吧等同性恋者聚集区讲解如何预防艾滋病和性病知识,有的还自费购买安全套免费发放。
同时也是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官员的热线负责人张敬冬说:“目前,哈尔滨同志健康热线共接到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800余个。热线已成为同性恋者释放心理压力,共同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渠道。”
青岛大学医学院性健康中心教授张北川认为,尽管目前中国仍有许多人对同性恋者不理解或歧视,但多元化社会宽容的环境,特别是同性恋志愿者的出现,使隐藏在人群中的同性恋者开始敢于表达自己,关注自身健康和生存状况,逐渐接近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