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一次鲜为人知的见面会
“吞精能生孩子吗?”
7月24日,在张北川与沈阳同性恋者的见面会上,一位二十出头的男孩看起来极其认真地问。
张北川,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政策组)委员,对同性恋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研究,被授予过奖励艾滋病预防杰出人士的国际最高奖“马丁奖”。张北川此次来沈的目的是进行以同性恋人群为目标人群的健康干预项目,在沈期间除了和同性恋者见面外,还要对与会者进行尿检。从1998年开始,这个命名为“朋友”的健康干预项目陆续地选择了国内同性恋人群活跃的十几个城市,沈阳始终是其中之一。
7月24日的见面会是在沈阳北站附近某酒店6楼会议室举行的。开会前,来自青岛、西安、哈尔滨、沈阳的同性恋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一直在张北川的房间里等待张的到来。“来了大约100多人,现在还剩86人,可以开会了。”沈阳同性恋志愿者负责人唐广隶告诉张北川。
记者注意到,会场出双入对的多为同性,他们相互熟稔地打着招呼。
“很高兴和沈阳的朋友见面,我愿意回答朋友们的任何问题。”
张北川话音刚落,一个男孩提出了文章开头的问题,闻听此言,第一排一个躺在朋友怀里的女孩大笑着坐起身来。
张北川回答问题的声音在与会者的谈笑中显得那样微弱,唐广隶提醒几次无效后,音响师调高了麦克的音量。
“HIV尿液检测的是蛋白质还是RNA?作为筛查手段是否假阴性高,敏感度低?”
“我以前从来未使用‘避孕套’,也没有得病,最近使用却觉得对性伴侣不信任,是否对双方感情有影响?”
“据中国近期人口普查,中国新生人口中男童和女童的比例为130∶100。有学者认为这些新生人口成年后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改变,有人认为届时男同性恋者的社会认同会有很大提高,想问张老师对此事的看法。”
两个多小时里,形形色色的问题抛向张北川。
会议结束后,在张北川教授的帮助下,沈阳同性恋者志愿者小组负责人唐广隶犹豫着同意了我们的采访要求。随后,从7月24日到8月2日,记者和包括唐广隶在内的沈阳一些不同年龄段的同性恋者进行了10天深入但艰难的接触。
A
肯定与否定:
同性恋者自我认同中的挣扎
“我不希望你把这个人群写得太好,因为那不真实。”8月1日凌晨,张诺走出中街附近一家咖啡馆时,回头说。
不谈———电话谈———见面谈———改日谈,四五天后,他再次同意见面,但前提是,唐广隶必须在场———与张诺见面颇费了番周折。
见到张诺时,他刚刚和客户喝过酒,但是很明显,酒精在谈话中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公司的区域经理,张诺有很强的顾左右而言他的能力,在开始的一个多小时里,张诺一直嘻嘻哈哈地谈着不相干的事。
有意思的是,唐广隶和张诺是很好的朋友,竟也不知道张诺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年龄。
十点过后,咖啡馆里的灯光更加昏暗,邻桌人的脸变得模糊不清。大概是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让张诺产生了些许的信任,在吐出烟雾的掩映下,张诺终于“言归正传”。
“高中对我来说是场噩梦,每天不停地在肯定自己、否定自己”
“这种感觉好像是天生的。”嘻嘻哈哈的表情从张诺脸上消失了。
“从懂事起,我就知道自己可能和别人不一样,比如喜欢和小男孩玩,但那时无法准确地给自己归类。上了初中,渐渐意识到自己跟平常人不一样了。那时还小,主要是玩,很快就过去了。”张诺说完,靠在椅背上不再出声。
记者:再大些呢?
张诺:上高中的时候……(沉默了一分钟)有点太隐私了吧,高中翻过去吧。
记者:父母对你的事有察觉吗?
张诺: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身边的朋友也都不知道。
记者:圈内人(同性恋者)呢?
张诺:我几乎没去过他们经常活动的场所,所以知道的人极少。
记者:那么,我想你能讲这些事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你至少可以把我当作一个倾听者……
张诺:(沉默)好吧,我和你聊聊吧。上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在谈恋爱,但我对女生没兴趣。我喜欢一个隔壁班的班主任,他当时教我化学。
记者:他不知道吧?
张诺:我们这种人的恋爱都是从单恋开始的。
记者:后来怎么样了?
张诺:后来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也是这样的人。
记者:当时是什么感觉?高兴?
张诺:我就开始躲他。
记者:为什么?
张诺:我想,如果我能发现他是这样的人,别人也能发现,如果我和他接近……
记者:你是说你担心别人就会认为你也是这样的人?
张诺:是,上学时的心态就是这样的,藏得很深。
记者:自己明明喜欢他又得躲着他,很难受吧。
张诺:不,从知道他是以后,我打心眼里讨厌他。
记者:这样看来,你还是觉得这种性取向是不对的。
张诺:是的。高中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初中时很多感觉还是朦胧的,到了高中就很清醒自己的状况了,每天总是不停地在肯定自己、否定自己,今天往左想,明天往右想。那时候心里不合群,和周围的很多东西都格格不入,还得伪装自己、掩饰自己,大家的兴趣爱好都向东,就我向西,但还要装作向东的样子,又始终在自责。
记者:想过没想过,如果让别人知道了,究竟能怎么样?
张诺:那时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
记者:想出结果了吗?
张诺:想来想去,就是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
“有一天你发现任何一个类你都归不进去,你是个另类,是个特例,一下子就会觉得:完了,我是有毛病的”
记者:你说自己不合群,可是,性在高中时期在人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毕竟不是很大,会对其他方面造成那么多影响吗?
张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