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采访上海同志律师周丹
(作者或来源)
tomttt 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风范大国民》近日采访了上海著名的出柜律师:周丹。报道初步计划在10月14日(星期五)的晚19:50分播出,5分钟。节目的主题为“周丹:隐蔽的过去和艰难的未来”。
附节目解说词如下:
一部名为《东宫西宫》的电影,描述了同性恋者在中国的处境。他们压抑而绝望,在社会偏僻的角落里隐蔽地活动。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社会的误解、厌恶以及恐惧。在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同性恋一直都是人们私下谈论的话题。
2001年的某一天,周丹,一个小个子的中国律师做了一个决定。他在中国网站上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希望他的坦诚可以改变人们对同性恋者的偏见。周丹以真实姓名在网上表白带来了一个非预期的结果。中国各地的男同性恋者开始向他寻求法律帮助,他们曾在工作场所受到歧视、被敲诈勒索甚至遭到关押。于是周丹成为了中国同性恋者权利的主要代言人。他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还在复旦大学新设的中国首个同性恋社会科学研究生班讲课。曾有学生质问他:“你不觉得同性恋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传播疾病、毁灭人类吗?周丹平静地直视对方的眼睛,回答道:“我想说一句话,可能会令你不悦——将来,如果你有了孩子, 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是同性恋者。那么你会怎么去面对?”
1997年,中国新刑法颁布,成年同性间双方自愿的私下性行为,不再属于法律干预范畴。这一跨越,完成了一些发达国家历经数十年走过的艰难路程。2005年,媒体向同性恋话题开放了空间,大学对同性恋研究的沉默也被打破,一个以隐秘为特征的时代结束了。周丹说,“中国同性恋从《东宫西宫》时代走到了互联网时代。前者是孤独而危险的,而后者,拥有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
2004年,中国卫生部门在世界艾滋病日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在中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当中,男同性恋占第二位,仅次于吸毒人群。学术界和卫生部门不得不开始关注同性恋的生存状态和行为模式:要防治艾滋病,就要对这个人群进行行为干预。
周丹开始关注艾滋病问题,他觉得如果他能够维护艾滋病人的权利,那么总有一天他也能够维护同性恋者或其他人的权利。
2005年6月27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将周丹形容为中国的同性恋者权益律师,可是在周丹看来,做中国同性恋维权,还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周丹一直希望能在反歧视诉讼案中为同性恋者进行辩护,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起诉人敢于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身份。周丹想把自己的法律专业与同性恋知识的推广工作结合起来,但是这条路很艰难。
我的职业理想,不仅仅是把法律当作谋生赚钱的职业,而是希望要对立法、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