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沟通》节目预告:走近“女同”
天津卫视8月27日 周日 21:00
(作者或来源)
佚名以前我们曾做过一期关于同性恋的节目,当时主持人同著名学者张北川以及两名同性恋者一同探讨了这个话题,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大,这让我们感受到某种程度上人们对这一边缘人群的漠视和不了解。
欣闻复旦大学专门开设了关于同性恋的选修课,授课的效果很好,场场爆满。这又勾起了我们编导的弱势情结,想再一次走进同性恋这个话题,寻找他们与昔日的不同。
门课程的孙中欣副教授,一个年轻漂亮的大学女教师,当问起她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时,她说:“我开一门新课是很正常很自然的。我也开‘性别研究’。在‘性别研究’这门课上也会讨论性别、性、同性恋等等话题。同性恋在我研究当中是一个很小的门类,我主要还是做性别研究的。当然我所以开这个课,还是觉得在我研究教学的过程中,有太多人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可能绝对了一些,但至少是了解不够。你对一个问题了解不够的话就可能会有偏见,有偏见的话就会有歧视。如果我们对同性恋的问题了解得多了,就不会觉得这个人群很特别、很恶心什么的。所以我开这个课,也是想提高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当大家的认识提高了,会对整个社会的文明,以及这个人群的利益都会起到积极的意义。”
孙中欣说,她希望从知识的领域去改变目前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不了解的状态,因为她身边的很多大学生对这个问题都不了解。他们觉得同性恋不可能存在,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在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中,是不可能有同性恋存在的。现在当然宣传多了,人们可能觉得知道“同性恋”这个名词,但是同学们还是会觉得自己的同学朋友里不会有同性恋,自己的亲人、兄弟姐妹里不会有同性恋,自己上课的教室、吃饭的食堂、睡觉的寝室里都不会有同性恋,但是事实上就是有。这也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和歧视。
为了更深入地去了解同性恋者的真实生存状态,我们还走访了两名女同性恋者,一位是生于70年代的发型设计师一博,另一位是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女画家之一石头,她们都生活在这个社会的边缘,可是她们也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那种幸福。
一博说:“我从不在乎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因为大家对你接受与否,要看你怎么做人。不管什么情感,同性还是异性,做人最重要。现在我也参加了关爱小组,主要指引年轻人认清自己,不要盲目说自己是同志,如果认定自己是,也要有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但是很尴尬的是,这样的工作也不是那么正大光明,感觉大家对这些很排斥。
这些年一博最大的感受便是希望社会对这个群体要宽容,“我们是正常人,法律的约束也很必要,这让我们这些人有归属感。”
石头从1996年开始,就陆续创作了多组以女同性恋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了世界的关注。逐渐地,石头意识到,仅仅用绘画表达女人的情感是不够的,于是,她参加了一个讨论女性话题的“东西方小组”,开始为同性恋这一边缘群体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1998年10月,在石头和朋友们的召集下,30余名女同性恋者在北京召开了女同性恋自己的会议,“北京姐妹小组”便是这次会议的结果。这个在中国应该是第一个,而且也公开了那个电话号码嘛,有热线,虽然打进电话的不多,但是大家觉得很有劲地在一起干,在一起工作,因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大家在这个群体里面觉得不会那么孤单了。
1999年,导演李玉找到石头邀请她出演自己的处女作《今年夏天》,这也是大陆地区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这部电影在柏林和威尼斯获奖,石头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在,石头的画展已经在纽约开幕,她还继续参与女同关爱组织的活动,并且在为艾滋病患者献爱心,教授他们艺术课程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对于自己,他并不觉得有压力,很坦然地面对社会、家人和朋友,她认为
我们也衷心地希望通过《沟通》本期的节目,能够真的像石头所说的那样,大家只要放一个平常心在这里,对同性恋就会更加包容。
播出时间:天津卫视8月27日 周日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