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举办首届同志电影节
(作者或来源)
小川(编译) 这里是印度孟买:一部是关于女同志卡车司机的电影,另一部则展现两个老年男子相亲相爱。
在一个同性恋属于罪行,同志也极少公开露面的国家里,印度首个同志电影节的亮相意味超过了电影本身。
“我们需要营造一种公众意识,需要对抗歧视,”查图拉,一个以孟买为基地的女同志支持团体的年轻积极分子如是说,“我们希望这次电影节能消解对我们本身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忽略,并激起辩论。”
查图拉不愿意透露她的姓氏,她在名为“革命的震颤”的电影节上联合了另外200名同志运动积极分子、大学生和同志的亲属。
电影节一共举行了三天,在19日星期天结束。主办方在寻找场地时遇到过困难,最后,观众不得不挤在孟买郊外的一个大学礼堂里。
印度媒体刊登了电影节的消息,但摄影报道则被禁止,电影节主办方说,观众群体“正处于亮相的不同阶段”。
电影节放映的40部影片中,不少电影都批评印度的法律,因为印度到现在仍然将同性恋列为反自然的罪行,可判处最高10年有期徒刑。
“同性恋是反常的,是病态的,”一个皱着眉头、隐去了姓名的警察官员在一部纪录片里说道。
其他电影关注的则是印度同性伴侣所面对的冷嘲热讽与歧视。
《卡车司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易装的卡车司机认为经济独立帮助她过上了自己爱过的生活。
另一部纪录片展现了两个六十多岁的老年男士之间的关系。他们俩都关心着对方,用局外人的眼光看,则觉得他们过的是异性恋的生活——两人都结了婚,儿孙满堂。
印度的许多同志都和父母住在一起,把自己的伴侣称作“朋友”,以免遭到家人的抛弃。而那些同居的同志,因为担心被房东赶走,也不会张扬自己的性取向。
不过,印度的同志活动团体已经作出越来越积极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八月,多个同志活动团体联合在孟买召开一次罕见的新闻发布会,强烈批评一份意在敦促各国立法机构和宗教领袖抵抗同性婚姻的梵蒂冈文件。电影人娜塔莎·门当卡说这次电影节将进一步开启民智,“大多数印度电影都是关于婚姻的,那些电影并没有反映我和其他很多人的现实,电影节上的电影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