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发生率与兄长数量存在着直接联系
(作者或来源)
伊凡 编译 据俄罗斯新闻网7月16日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安东尼·波加尔特教授日前证实,出生前的发育特点决定了男性是否会产生同性恋倾向。
波加尔特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了他在数年前提出的一项猜测:男孩出现同性恋倾向的几率与其家庭中兄长的数量存在着直接联系。
他介绍说,在那些拥有兄长的男性人群中,出现同性恋者的几率较普通人群高出约2-3%,而如果一位男子有三名以上的兄长,那么他成为同性恋者的可能性会达到5%。
不过,波加尔特并未在女性同性恋者中发现类似的效应。
波加尔特教授是在对944名加拿大籍同性和异性恋者的家族史进行分析后得出上述结论的。据他介绍,“兄长效应”不但发生在那些随亲生父母一起生活的男性人群中,而且也同样存在于那些因各种原因从幼年起便与生父母及兄弟们分离的男性身上。
波加尔特认为,他收集到的数据充分证明了此前提出的一项假说:对性取向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产前的发育条件,而非家庭情况和孩子们长大后所面临的环境。
波加尔特表示,导致“兄长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母亲血液中的HY抗原(仅存在于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中)的水平增加有关。据测量,每一次孕育男性胎儿的妊娠活动都会导致HY抗原的浓度增加,而这种状况可能会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活动中,波加尔特还将开展一系列新的统计性分析工作,以便查清男同性恋者们母亲的免疫系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