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 消除偏见
(作者或来源)
智同 haifeng1998@163.net 1998年5月4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上了青岛大学医学院的性学选修课讲台。对于有着9年教学经历的我,上讲台不应该是一件太难的事;但是我所走上的这个讲台,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是终身难忘,有着特殊的意义。
1998年3月的一天,张北川老师问我是否能协助讲一堂课。他说,青岛医学院的毕业年级开设了性学课,希望讲同性之爱一章时,有一位同性爱者协助讲课;现身说法地与学生们作交流,会更形象、更直观地使学生了解、认识和理解同性爱者。听到这个邀请时我心情很矛盾,我回答说,让我考虑一下。
回家后我想了许多。在人们还将同性爱视为疾病、变态、不道德甚至犯罪时,我以同性爱者身份讲课,这会意味着什么:人们的鄙视、唾弃?会影响我个人的工作吗?身败名裂?同性爱朋友会不会说我要出风头?……太可怕!不能去。可心中又想:真的不去吗?在协助《朋友》工作与朋友们交流时,我不是经常说:不要总是抱怨人们不理解和社会不宽容吗?为什么不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我们正直、优秀、才能的一面展示给人们,从而赢得理解、接纳呢?碰到这样展示自我、让人们了解自己的机会时,怎么退却了?自己不曾冠冕堂皇的说要为同性爱朋友们做些事情吗?去,我想我应该去。
就这样我走上性学课讲台,与200多位学生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交流中,学生们提出了60多个问题。问题涉及面很广:同性爱是否先天的,同性爱者的感情生活,同性爱者的婚姻生活,同性爱者结婚是否道德,同性爱无生殖是否会影响到社会的繁殖,同性爱者的养老,同性爱者的性生活,同性爱与艾滋病传播等等。我以亲身的经历回答了大学生们的问题,真诚地以同性爱者身份谈了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在同学们提出的诸多问题中既反映出他们非常理性的思考和渴望了解、认识同性爱人群的一面,也有反映了部分学生非常肤浅,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的状况。让我感动的是在我讲课过程中,有张纸条上这样写到:“你的坦诚让我敬佩。一个认为你很潇洒的女孩。”也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上大学时肯定是和你们班的男同学住在一个宿舍里?”他接着问道:“那你每天面对同宿舍的男同学时,是不是都会产生冲动?”当时我回答说:“你也和你们班的女同学整天的学习、生活在一起,你见到班上的每个女同学时是否也都会产生冲动吗?”(当时笑声轰然)连堂堂医学院学生的性知识都如此贫乏,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性文明是多么滞后,性教育是多么苍白。同时我又感到我走上性学课讲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虽然我无法改变每个人对同性爱人群的无知,至少我可通过我自身的行为改变一些人们的某些无知和偏见。
我感到欣慰的是,当我走上讲台时,看到的大多是审视怀疑的目光;但一个半小时后我走下讲台时,我看到,更多的是一种释然友好的目光。这眼神告诉我人们接纳了我。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我更深入的反映,一个月后性学课结束时,我要来了一个班(30人)的性学课试卷。这些试卷,极大地震动了我。
在我讲课的前一个星期,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周华山先生给这批学生讲了一堂课,其中也包括同性爱的内容。在我与学生们交流之前,其他老师也给学生们讲了有关知识。在30份学生的答卷中,涉及到同性爱的答题中,没有一个人提到周华山先生的讲课,只有一个人提到了性学课老师所讲授的有关知识, 26人提到了我的讲课,其中12人谈到他们的深刻印象。(以下引自12位同学的试卷,未对引文中的个别错字、标点进行修改)
〖试卷1〗 “在这次性医学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同性之爱”,这堂课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而是请来一位同性爱者为我们亲自讲述,没有隔阂没有距离,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面对面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试卷2〗“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讲同性之爱这一节,一位同性爱者亲自站在讲台上,回答我们的种种疑问。从他的身上,我首先学到的是做人的勇气,在家庭、社会如此重大压力下,他能充实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这让我感到他的勇气之大和执着的精神。”
学生们更多谈到,与一位同性爱者面对面的交流,使他们对同性爱的认识的转变起到了莫大的作用。26位学生谈到通过这次交流,彻底或部分改变了他们对同性爱人群的看法与认识。
〖试卷3〗“对于同性之爱的认识,是我听这六讲中感触最深的一讲,以前听到“同性恋”这一名词时,总觉得不可思议,两个同性之间怎么相处?他们为什么不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呢?有时特别是见到两个男的在一起挺亲密就觉得他们是“同性恋”,甚至觉得挺恶心的,这一些想法都可以体现出我对“同性恋”有些歧视,甚至在刚见到智同老师时,我还带着异样的目光,但当听了智同老师坦诚的言语,我的心被深深的打动,觉得同性恋、异性恋是一样的,异性恋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共同走完人生历程,同性爱者也如此,传统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走反传统道德的路就会受到排斥,当听到智同老师说自己经历了七年的时间才调整好自己,不由地升起一丝同情,不停的问为什么他是同性恋,但看到智同老师那乐观的态度,又觉得同情是完全没必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能为营造一片祥和的乐土作出一些努力。”
〖试卷4〗本人是异性爱者,曾专制的认为同性爱即不正常,对一个同性有感觉简直是天方夜谭,直到我亲眼目睹了一位男同性爱者才明白,以前的看法是何其荒谬。同性爱者其实也是正常人,他们与异性爱者一样有自己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也为社会做贡献,唯一与我们不同的一点是他们只爱同性;然而仅此一点不同,就可能使他们烦恼一生,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被异性爱同化了的社会,人们认为男女之爱天经地义,而对于同性爱者,人们有好奇、有不理解也有厌恶,唯一不能给他们的就是理解,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常迫于压力或娶妻或嫁夫,与一个不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将心比心,如果让我们与一个同性以夫妻身份生活在一起,我们感觉将会如何?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他们,认可他们;因为毕竟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同样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人的权利。当然这些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这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坦诚的交流会使学生们发生如此大的认识上的转变,也促使我反思,我们是不是应当主动些让人们了解到我们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消极的指责与抱怨,可能这样更有利于大众的正确认识。
〖试卷5〗每当有人提出同性爱时,我会立即认为是一种变态,人间怎么会有同性爱者呢?而且每次提起同性爱时总是与艾滋病联系到一起,所以在以前我对同性爱者持有一种很坏的态度,可以说非常鄙视他们;但是通过学习性学,特别是看到真正的同性爱者时,脑中才有了另一种想法,而且对他们有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我们之间确实存在同性爱者,在我国还占很大的比例,从中也了解到同性爱在社会地位也存在着变迁,其中法律界认为犯罪,宗教认为不道德,医学认为疾病,在社会上人们都认为是一种异常行为。在通过同性爱者智同老师讲述了一些有关同性爱的事情后,我才真正懂得同性爱者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不论从外表还是从心理与异性爱者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至今由于社会的不允许,使他们仍然处于一种被人看不起,而且没有法律保护状态,通过这一门课的学习,使我产生了一些疑问,社会为什么承认异性爱者而不承认同性爱者?同性爱者也有他们追求的目标,也有他们应该拥有的自由。”
〖试卷6〗“ 对同性爱认识的改变是我的收获之一,我以前认为同性爱是一种性变态,但现在我的观点已完全改变。以前我想象中的同性爱者是那种缺乏男人味的人,直到阳刚气十足的智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我才又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现在社会中对于同性是否是疾病,意见不一,但许多同性爱者同常人无差别,甚至智力还超过一般水平,兴趣广泛,在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由于社会对他们的不认可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有的引起严重的焦虑或抑郁反应,甚至消极自杀,现在已有部分国家同性爱婚姻已合法化,我们期待着中国也能如此,以给同性爱者自由活动的空间。
关于同性爱者是艾滋病易感人群这一说法是很片面的,一对一的性伴生活与异性恋感染机率是一样的,只是由于社会的不认可造成的多性伴生活才是比较危险的因素。”
看到学生们的认识,使我深刻的感受到,面对面的坦诚交流,以我们良好的精神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