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卫生署多次警告不安全“男男性接触”将会令香港爱滋病毒感染风险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峰”。站在前线每天面对面接触、治疗爱滋病毒感染者超过13年的香港卫生署顾问医生黄加庆16日不讳言地表示,近年年轻男同志染爱滋比例增多,“似乎已有些年轻化”。
中新网消息,黄加庆表示,近年见到经由性接触感染的爱滋病个案,自2005年起重现以男男性接触占大部分的现象。男同志社群于2005年的带病毒率高达2.5%,远较任何高危群如性服务者和使用针筒吸毒者的0.3%和0.1%高。黄加庆不讳言,近年年轻男同志染爱滋比例增多,“似乎已有些年轻化,20至29岁的新增感染者比以前多”。
在不能否认的数据前,担当爱滋病防控及治疗的卫生署,要问的是“为何会这样?”黄加庆是负责找答案的一员。2001年开始,他们开始在卫生署爱滋病综合治疗中心,为感染爱滋病毒的新症,进行较深入的调查。
香港卫生署最新的研究显示,2001至2004年分析的492宗个案中,最少有12%属于新近感染,即在过去12个月内染上病毒。拥有专上学历、专业人士、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者,属于新近感染个案的风险,更比非有关类别人士分别高出2.93倍、0.54倍和1.23倍。
黄加庆补充,2005年上述三项风险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属于新近感染个案机率分别高4.89倍、2.06倍和1.93倍。黄加庆形容,“男男性行为社群,风险的确是高了!”风险更已“响警号”。他解释,以往香港各高危族群,带爱滋病毒的比率也低于1%,但2005年男男性行为者的血清调查显示,他们的带病毒率高达2.5%,病毒多了,加上不安全性行为,风险自然大增。
同性恋者不像吸毒者和性工作者,有“聚集点”让医护人员作预防爱滋病的介入辅导;黄加庆承认这增加了工作难度,但不等于束手无策。由于男男性行为者其中一个结交伴侣的地方是网上世界,今年爱滋病信托基金拨款支持的其一指定工作范围,便针对网上介入辅导。
本文由会员“追xin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