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亲友会热线广州开通
8月29日起,同性恋亲友会日前在广州开通“同性恋亲友会热线”,热线由国内首位公开身份的同性恋者的母亲吴幼坚负责接听。
“希望有更多的同性恋家长站出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同时能分担一点我的工作。”吴幼坚告诉本报记者,亲友会正式成员已有1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多是同性恋者的父母,还有同性恋者的妻子、妹妹。“希望媒体报道后能有更多同性恋亲友加入亲友会,互相帮助。如果广州地区家长多了,就不用每次都是我接热线了。”吴幼坚说,同性恋亲友会,除开通亲友会热线外,还将建立PFLAG(指:男、女同性恋者的家人与朋友)网站,宣传同性恋科学知识,同时会举行亲友恳谈会,便于同性恋者的家人交流,以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自己的同性恋亲属。据悉,目前已有近30个志愿者成为亲友会义工。
台湾设首个跨性别谘询专线
「台湾TG蝶园」与「同志谘询热线」合作成立的电话谘询「皓日专线」于8月6日投入服务,各平权组织齐声呼吁社会「支持被亲情重压的灵魂,让跨性别生命提早发光发热」。
台湾自1998年开设了第一支「同志谘询热线」以来,10年内累计服务了7,700通电话,协助无数的同志和家人亲友渡过人生的难关,为很多面临困惑的年轻生命排解了心中的疑难。
可是跨性别人士在台湾的处境,比同志更为艰难。曾经听过跨性别朋友与他的家人之对话,家人在得知这位跨性别友人的变性计画后,大为震怒,除表示无法接受之外,更规劝他:「那你就好好做个同性恋就好了」。在「同志谘询热线」跨入十年之际,台湾第一支跨性别谘询专线终于得以成立,以更专业的服务,协助跨性别朋友面对家庭丶校园丶职场丶身分认同等困境。
这支「皓日专线」谘询服务由「台湾TG蝶园」与「同志谘询热线」合作成立,于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开线,(电话号码:+886-02-23949008),每周三晚上七点至十点,服务对象为任何有性别困扰的朋友,以及其家人丶学校老师和医疗人员,并提供转介服务。
跨性别谘询专线将取名为「皓日专线」,这是为了纪念最近过世的跨性别朋友──宇皓,他终其一生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同,甚至在葬礼上,都无法使用自己所取的男性名字。「皓日」也意含着让每一个跨性别的生命都有提早发光的机会。
在「皓日专线」成立的记者会上,社运人士王苹(性别人权协会秘书长),连同高旭宽(台湾TG蝶园发言人)丶许欣瑞(同志谘询热线协会文宣部主任)丶邱晃泉(郑南榕自由基金会董事长丶前台湾人权促进会会长)丶倪家珍(性别人权协会性别教育/谘询计画主持人)丶何春蕤(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召集人)等,齐声为跨性别人士声援,呼吁社会「支持被亲情重压的灵魂,让跨性别生命提早发光发热」。
台湾同志谘询热线庆贺周年:十年丰收 成绩斐然
在华人地区历史最悠久丶组织活动最频密丶成绩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台湾同志谘询热线协会,于7月5日举行了十周年晚会。
台湾同志谘询热线目前聘有四位专职位工作人负责多种重点工作,并领导近百位义工投入发展「社群组织」丶「同志人权」丶「性别教育」丶「爱滋防治」丶「同志家庭」等各方面的服务丶教育丶宣导,同时承办及主办如同志大游行等各大同志活动,以期达到促进同志人权保障之目的。
同志谘询热线在去年总共接了942通来自同志和同志父母丶老师的谘询电话,由义工协助疏解从感情困扰丶家庭关系丶亲子冲突丶出柜丶歧视丶法律人权等各类问题,这10年来累计服务了7,700通电话。
在人权倡导方面,协会持续向社会和政府发声和争取权益,去年达78次,包括推动废除儿少条例29条丶反对警察钓鱼行为迫害同志丶反歧视和污名丶晶晶书库上诉案丶与警专学生进行「认识同志」对话等,并且首度获高雄市政府支持而联办「港都彩虹」活动。
面对同志的父母亲人,热线为71位同志的家人举办了九场座谈会丶六次「柜父母」下午茶丶八场「出柜不出柜」座谈会,还出版了《出柜停看听》参考书。热线也继续针对教师丶学生丶社工和从国小至大学教育工作者办了223场活动,直接帮助15,000名师生了解同志,去除对同志的刻板污名,改善同志青少年的处境。
要是我的父母和家人都像您这样我的日子就不会这么难过了,
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的同性恋者他们的处境更是让人痛心,
所以希望您开通这个热线后,能更多的向农村方向发展,
在此我真的好想好想真诚的叫您一声"妈"
希望我以后都能做您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