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东莞首对公开订婚的男同志忠少和强少一路牵手从影楼走到东城雍华庭步行街。迈进了东城现在同志酒吧,隆重举行了这对恋人的订婚礼。各界人士及媒体共同见证他们的“订婚礼”。之所以如此被聚焦,皆因他们是同性恋。
当晚,在300多人的见证下。各个同性恋协会代表及媒体代表送来深深的祝福。 “一切都像注定一样,” 来自福建永安的忠少和强少,拥有相同的成长背景。两人都在单亲家庭成长,十四五岁开始打工。强少是爷爷带大的,忠少早已厌倦在父亲新组建的家庭生活。
两颗没有归属的心灵相识在两年三个月前的同志网站。见面时,两人“一见钟情”。“恋爱”至今,他们分开的时间只有两天,两人共同使用一部手机和一个微博。
在同性恋身份的认同上,两人都认为是家庭的不幸形成另一种幸运。“正因为家人不那么在乎我们,所以"出柜"没有受到太多压力。
他们也呼吁更多同志能勇敢站出来。忠少解释说,很多同性恋因顾虑社会舆论压力,又摆脱不了自身需求,只能寻求一夜情,“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艾滋病泛滥”。
“东莞同志网”站长微雨(本次订婚总策划、现在酒吧活动策划)现场祝福,媒体视频拍摄时直接说到:本次同志“订婚”是为了让社会的关注替代结婚证,不再约束他们的“婚姻”。强少和忠少等人的举动是在向世人证明,同性之间也有真爱,尽管这种仪式婚姻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对当事人来说也是一种约束。强少和忠少等人公开结婚,同时也是为了打破民众对同性恋者常常持有的“乱搞”、“淫乱”的负面印象,呼吁民众理解、接受同性恋人群。
关于同志婚姻合法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可归纳为“三个不”,即“不支持;不反对;不提倡”。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极少就同性恋议题公开发表看法,最近一次的官方表态则要追溯至2003年,当时的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曾公开表示禁止同性之间结婚,中国婚姻登记机关也不会给同性恋者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另外,同性恋的生存生活现状还与政府的执政理念有关,相关部门应关注到或愿意解决少部分人的利益诉求,让同性恋群体享受到最基本的婚姻权、财产继承权等一系列的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