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群体调查报告
(3)
(作者或来源)
Unknown 考虑到爱滋病传播的隐秘性,我们对此表示忧虑。
除了来自同志内部的因素外,通过调查,我自己对同性恋外部环境有自己的担忧。来自家庭、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因素是我们担忧的原因。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的婚姻就是繁衍后代的观念仍然存在,生殖观念迫使他们去结婚、生子。尽管他们选择一个异性在常人看来是很正常的结果,事实上是他们在选择和制造痛苦。
“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区别就好象使用左手和使用右手一样,你可以把他归因于基因缺陷,你可以认为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根据我们做的统计,以及一些医学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以更改的。换言之,通过医学途径,无法改变他们的性趋向。因此你让一个同性恋爱异性,就相当于让一个异性恋爱同性。从逻辑上来说是混乱的,从行为上来说是有害的。”社会学家,博士生导师李银河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个悖论,一方面要维护家庭的合法存在,一方面却是在毁灭这种存在。从他们走进婚姻殿堂开始,悲剧就上演了。”
通过调查,我们也沉重的发现,在某些地方,存在着对同性恋的人格侮辱和无理由惩罚。在我国沿海的一座城市,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去年冬天,警方包围了这座美丽城市的一个著名酒吧。在没有确认里面发生性乱等行为后,警方扣留了所有的顾客。在威胁告知当事人的家庭或者单位后,这些人被迫交纳了5000到20000元的罚款。
“这是主流社会给予这个弱势群体的嘲笑,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向文明挑战的行为,”圈子内一位著名的画家这样说道。他还援引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话说:这和扒祖坟、骂哑巴一样的恶劣行为。
这件事情发生后,引起了同性恋群体的抗议。在同志网站,来自全国各地的抗议信和声援络绎不绝。既然中国法律界没有界定同性恋为犯罪,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个案,应该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3)幸运的是,我们的社会在走向进步。前些日子,某歌星遇刺引发了这个古老国度对于同性恋的论争。这个话题第一次堂堂正正的走向主流媒体,成为20世纪末的一个新闻高发词汇。虽然在这次辩论中,出现了大量歪曲和扭化同性恋形象的评论,尽管这些观点引起了人们对于同性恋的怀疑,压倒性的声音是我们的社会呼唤对同性恋这一群体的关怀和同情。相信当媒体呼唤对同性恋群体宽容和理解的时候,这些承受着婚姻,家庭,伦理和法律的巨大压力的不少人感觉到振奋。我所知道的是,他们在关注这一消息的时候内心非常复杂,有些人甚至落泪了。
三月,对于中国的同性恋来说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在这个月里,中华精神病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行为活动并不一定是心里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变态。
多年来,被人斥责为变态的同性恋行为至少在医学界被认为是正常的了。我们有理由断言从医学界接纳同性恋开始,人们的观念必然要发生重大变化。也许法律接纳这些人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对此表示乐观。李银河在接受采访时说,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里,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进步。我们现在做的是美国28年前做的一件事,那时在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心理学协会把同性恋从精神病手册中取消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做这件事情晚了。在美国的一些州,至今仍然视同性恋为非法。
而在我随后进行的一些随机采访中,几乎100%的受调查者(同性恋)都对此事了解。有将近70%的人对此消息传达的信号表示乐观。有将近1/3的人仍然保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阻力主要来自家庭、道德、伦理范畴。即使以后同性恋合法,他们也不打算公开自己的身份。
耐人寻味的是,在笔者进行的随机电话采访中发现,差不多只有10%左右的受调查者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更具体的情况他们表示自己不愿意关心。同性恋生活的环境并不是一个局限于自己圈子的真空,他们要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上生存。他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环境。
是啊,当同性恋依然身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我们无法对未来做一个预期。但是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身边可能就有这些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兄弟姐妹,可能是你的朋友师长。当他们的内心焦灼不安,有着强烈负罪感的时候,当他们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天性去做一些对自己和异性不利的事情的时候,他们输掉的是一辈子的幸福。既然选择同性恋不时他们的意愿也不是他们可以更改的事实,既然在文明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幸福而和谐的生活,我们必须表达我们,另外一个有良心的群体对他们的祝福:祝他们心有所属,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