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专题】同志养老的不能承受之轻
(作者或来源)
品味 朋友斯蒂文是个63岁的同志老外,一辈子没结过婚,也没有孩子。
一年前的他虽略有老态,但精神十足,逢人谈笑风生,遇事雷厉风行。
不日再见斯蒂文,他白发稀寥,神情倦怠,眼神里再也找不到以前的亮光,和一年前的他判若两人。
提起近况,斯蒂文说他和相处27年的老公分手了,他们多年来都是开放式关系,感情一直很稳定,没想到老公和一个泰国大叔一炮生情,跟着跑了。斯蒂文挽留无用,离了婚,搬了家,一夜之间老去。
斯蒂文的嗓音听起来堵堵的,我问他是不是感冒了,他说是因为两天没开口说话了。我说你不要灰心,搞不好会找到更好的。他苦笑,谁会看上一个60多岁的老头呢,何况我还喜欢年轻的。我一时语塞,只得转移话题。
从斯蒂文家回来,我开始思考。斯蒂文生活在养老制度发达的荷兰,晚年生活已比大部分中国的老年同志幸福很多,他至少不必担心饥寒交迫,或众叛亲离,虽然失去了情感的支撑,但至少可以体面地活下去。相比之下,中国的老年同志,或即将步入老年的同志则黯淡许多。
撇开同志不谈,中国社会的养老问题已几近临界,几十年计划生育下来,阉割的不仅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有难以维系老龄化社会的人口结构。中国人几千年流行养儿防老,但计划生育造成的421结构的恶果则让此传统岌岌可危。普通人家的老人还好,那些没钱的、守寡的、失独的、残疾的老人又该如何过活?
相比之下,中国同志老人的处境只会更惨。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国没有针对老年同志人群的学术统计,也没有任何迹象能够表明,政府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卫生部之前统计的同志人数仅涵盖中青年,人社部忙着延迟退休年龄弥补养老金缺口,民政部在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止步不前……不是只有同志老人才有养老问题,但在中国1.94亿60岁以上老人的集体养老问题还没有着落的情况下,谁会关注同志老人?谁听得见同志老人的呼唤?
同志老人的处境到底有多惨?没有国内的数据,我们只得参考国外现实。据美国人口调查局和全国男女同性恋工作组织等机构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美国老年同志约300万人,这一数字将在25年内增至700万。其中51%的老人尚没有遗嘱或晚年安排,67%的老人独居(是直人的两倍),90%的老人没有子嗣,27%的老人担心遭遇歧视。
在英国,石墙同志组织在调查了55岁以上的1050名直人和1036名同性恋后发现,老年同志的单身率是直人的3倍,独居率是直人的2倍,无子嗣率是直人的3倍。除此之外,老年同志的酗酒率、吸毒率、患抑郁症率、患焦虑症率和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的几率,均远超过同龄的老年直人。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代孕技术比较发达,荷兰甚至有专门介绍男同与女同和同志与直人的“速配相亲会”,一旦“相亲”成功,便可互助产子,养子防老的可能性较高;社会养老方面,欧美国家在长期应对老龄化的实践中,已形成了许多成熟的养老模式,在荷兰,老年人换个门槛或楼梯都可以免费向市政厅申请资助;在婚姻模式方面,多数欧美国家已为同性婚姻或民事结合亮起绿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老年同志的单身率,而且可以以家庭的名义享受养老金和税务优惠,更不用提享有病危探视权和财产继承权了;社会环境方面,虽然恐同暴力事件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但整体社会氛围,尤其是大城市,对同志更加友好。
然而这些国外经验,在中国难有复制的土壤。2010年,有重庆同志组织试图建立一个类养老院式的同志庄园,但赞助商意外去世,人死了钱没花完,项目就此夭折。试想,就算赞助商没死,同志庄园的立项申请能获得民政局批准么?当事人会不会因为媒体的过度关注而退缩?庄园附近的居民有无反对意见?一旦建立又该如何运作、如何盈利?在这些问题面前,同志庄园计划就不那么经得起推敲了。
既然社会不管,那就不如自救。
首先是钱。年轻同志要存有养老金的意识。除单位养老金外,也可考虑养老保险。有闲钱不妨炒炒股、玩玩期货、基金或收藏,但凡事有度,适可而止。工薪族可别当月光族,最好能开个死期账户作为个人养老基金,每月哪怕存上一百块,几十年下来的积蓄也相当可观。
其次是孩子。我不主张同志进入异性婚姻,但同志可以考虑形婚产子、试管婴儿或者收养。中国收养法虽因条件严苛而臭名昭著,但幸好单身也可以收养孩子。另外,平时多结交一些异性同志,以备不时之需。需注明的是,代孕在中国是违法的。所以对打算通过地下代孕市场要小孩的同志们,要小心人财两空进班房。有了孩子,就要尽为人父母的责任,鲁迅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光有爱不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爱的方式。同志家庭长大的孩子和普通家庭无异,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外界的歧视,父母要有这方面的准备,但也不必战战兢兢。
再次是身后事。有伴侣的同志应提早准备遗嘱,因为中国没有同性婚姻和民事结合,不小心去了,你的伴侣一个子儿都拿不到。虽然伴侣没有继承权,但是你可在遗嘱中将财产“赠予”给伴侣。一旦病危,即使你的伴侣无法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也不能随时探视,但仍可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探视。建议就此咨询律师。
第四是同志好友。多交几个同志好友,年老时相互扶持,互相照顾,就算没有老伴,也不至于太过孤独。斯蒂文就如此,他有同龄的朋友,也有年轻的朋友,旅行时有人帮忙拿信看家,人懒了有地方蹭饭借宿。他爱好古典音乐,今天飞伦敦,明天去巴黎,让自己忙起来,存在同样有价值。
最后,没啥不能没基老伴。圈儿里遵循丛林法则,食色大于真爱,对外表的一时迷恋如烟火易冷,只有内在相投才能细水长流。爱情不一定要死去活来,粗茶淡饭也可意趣盎然。人懂的越多,要的就越少;容易满足,也更容易快乐。别为一次失恋就当蜗牛,绝望的灰烬里忍痛再去爱过,只要你足够真诚,或许下一个遇到的人就是Mr.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