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自残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作者或来源)
李小洁、曹银康 据
新华社报道,在浙江的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青少年自残行为发生。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的惊人举动让许多从事儿童心理工作的专家大为吃惊。他们呼吁:家庭和社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杭州13岁的少年小强(化名)刚上初一,一到暑假就成天想着出去玩。可父母因为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要求他少出门、多看书。这本来是司空见惯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被父母宠惯的小强却大发雷霆,扔下一句“不让我出去玩我就死给你看”以后,一头就往墙上撞,吓得父母连忙把他送到医院。尽管没出什么事,但父母却怎么也想不通,这孩子的心怎么这么狠呢?
其实,今年暑假像小强这样“狠心”的孩子还有三四个,他们也都是父母未满足诸如“买电脑”之类的心愿,便砸了电视机,或是站上阳台威胁父母说要跳楼。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的行为不能自控,而表现得近乎疯狂?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理事,杭州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与治疗室主任朱晓华医师分析认为,十三、四岁的孩子是一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还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师长的重视、同学的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的断乳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人生观,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做自己的主人。她说,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责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关心、帮助他(她),那么由此带来的往往是孩子的腻烦和反抗。他(她)们会认为这是对他人格和自由的打击,并随之出现焦虑、急噪的心态,产生“情感危机”,从而导致行为的不能自控。
浙江省妇联儿童部部长缪建云将症结归于家长偏向于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品德教育。有些人对子女溺爱、娇惯,甚至采取有求必应的做法。一旦不能满足要求,“宠”惯了的孩子就会以撒娇、耍无赖,甚至自残的方式“要挟”父母。缪部长认为,家庭对孩子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也是造成自残现象增多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来解决。”缪建云部长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11岁女孩,别的什么都好,就是很会花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就告诉她,家里的钱都放在一个地方,家庭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取用,只是要把每笔钱的用途记录下来,供其他人监督。几个月后,女孩不仅没再乱花钱,还指出父母在用钱时的不当之处。
通过参于家庭的经济管理,孩子不仅可以学会理财,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还能培养他(她)成熟的心理,让他(她)觉得自己是一个正在走向“人”的人。
另外,家长要注意纠正自己的不端行为,否则,将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16岁女孩小莉(化名)的父母为了离婚而经常吵架,有时吵得不可开交。小莉由于难以忍受,竟然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表示抗议。幸好被父母即使发现,才没有危及生命。
朱晓华医师对小莉的行为感到极为痛心。她说,即使是16岁的“大孩子”,仍是家庭中最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个体。家庭的任何矛盾,如父母争吵、关系紧张、甚至离异,都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为了缓和家庭的矛盾,引起父母的注意,大多数孩子都会以哭闹、不吃饭等形式表示抗议,而少数一些走向极端的孩子,就会采用自残的方式。小莉就是典型的例子,她已经从焦虑型转变成忧虑型的病态心理,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活着已经没有兴趣。
目前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朱晓华医师和缪建云部长希望通过记者向社会呼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提倡家庭民主,相互尊重,加强亲子沟通,通过“俯下身来和孩子一般高”的方式平等交流,这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还孩子自由的空间,培养其坚强的个性特点是培养健康心理的目标。
这种青少年的自残行为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浙江省妇联儿童部、教育厅已建立了各级社会型的家长学校,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进行针对性教育。到目前为止,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的办学率已达80%以上,合格率为70%,各县市的新闻媒体有95%开办了与青少年家庭教育有关的栏目。
同时,学校、社会对于有多动症、学习有问题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有了心理上的异常表现要及时与心理医生联系,及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清华大学:同性恋话题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