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
也是一种性传播病
目录 01简介 02传播方式 03疾病症状 04体表症状参考图谱 05岭南提供的检测方法 06治疗方法 07预防措施
01
—
简介
丙肝(HCV)是肝炎家族的老三,全称丙型病毒性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经输血、吸毒等传播。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其实老三平时也算比较低调,特别是性传播的途径,在一般人群中感染率并不引人注目。甚至有专门针对丙肝在异性恋人群中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相关研究发现感染率很低。所以一般认为丙肝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等方式传播。
但不巧的是,圈内人士又一次获得了某种偏爱。近些年较多关于男同群体的性病相关研究中都普遍反映出这样一个现象:相较于异性恋明显更容易通过性行为感染。
在广州地区,因为岭南自身每年会做一批丙肝检测(大概每年4~6月),所以我们通过自身的数据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常常在广州岭南伙伴获得检测服务的群体中,丙肝的感染率确实比异性恋群体要高,但都低于此性病专栏里的其它疾病。即便这样,也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简单了解,也会受益颇多。
丙肝病毒结构
02
—
丙肝的传播方式
传 染 源 🦠:携带丙肝病毒的人(丙肝病毒也能感染其他一些灵长类动物,但因为传播方式的局限和人类没什么关系)
主要途径🔬:丙肝的传播途径也类似艾滋。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但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性行为可能是更主要的途径。
次要途径🧪:母婴。
非 途 径 ❌:丙肝病毒(HCV)不会通过母乳、食品或水传播,也不会通过与感染者拥抱、接吻以及共用食品或饮料等偶然性接触传播。
03
—
丙型肝炎的症状
在人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我们通过对感染时间长短的判断,或不同临床表现特征的等判断将患者分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1、急性丙型肝炎
确定感染时间在6个月内,或出现相关症状则为急性丙型肝炎。但是,往往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也因此,丙肝被视为“沉默的杀手”。
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和右季肋部不适或疼痛。部分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可有轻度肝脾肿大,少数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疸,部分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2、慢性丙型肝炎
如果感染时间在6个月以上,或出现相关症状则为慢性丙型肝炎。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肝病面容、黄疸、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
虽然,丙肝发病几乎是无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但它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危害较小。相反,正因为它的临床表现较轻,所以重叠感染率和病死率较之乙肝会更高。并且因为容易被忽视,慢性丙型肝炎偷偷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也很大。有研究表明丙肝感染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非感染者的15.89倍[2]。
04
—
体表症状参考图谱
以下症状应重视,进一步检测
1、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由一个中心小血管向周围放射出许多细小血管,形似蜘蛛网状,故名蜘蛛痣。由于肝病导致雌激素紊乱导致。
蜘蛛痣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部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可小到帽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若用细尖硬物如针尖或牙签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褪色,放开后立即恢复原状。
2、肝掌
肝掌的形态特点表现为患者双手掌的两侧边缘(医学上称为大、小鱼际)及手指掌面出现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褪色,放松后又立即恢复原状,且长期存在,有的患者在脚底也可见有此种现象。
3、巩膜黄染
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变黄,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
05
—
岭南提供的检测方法
🛠方法:目前岭南伙伴提供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核酸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当下感染丙肝(抗体检测并不能确诊感染,因为可能是既往感染)
2、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此检测主要用于指导感染者治疗用药。
如有需要可在文末预约(本服务暂时只在广州本地提供)。
💎建议:如未感染可每年定期检测一次核酸检测,如发现感染,岭南伙伴会帮助患者转介至当地友好医生进行治疗。
06
—
治疗方法
常识🔍:丙肝可以彻底治愈,但没有疫苗。
用药💊:抗病毒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如使用干扰素等。具体请遵医嘱。
治愈标准🧬:病载检测未检出。
冷 知 识📚:丙肝与乙肝还有一个不同,单纯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如若肝脏病变轻微,可暂时不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和观察便可。但丙肝则恰恰相反,一旦感染,它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因此,无论患者是否有症状,只要其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HCV),就应尽快将其清除,不宜拖延。
07
—
预防措施
1、规律的生活作息、良好的生活习惯
2、正确使用安全套
08
—
预约检测(岭南现已提供本服务)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可查看检测服务详细说明(包括时间、地点、检测方式等)。如发现感染,岭南伙伴会帮助患者转介至当地友好医生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美国CDC https://www.cdc.gov/std/tg2015/emerging.htm
[2]何苗,苏洪英,贾志芳,等。原发性肝癌与HBV,HCV感染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
Warm & Reli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