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7日下午4点,阿拉伯裔德国导演布尔-夸巴尼(Burhan Qurbani)的处女作《沙哈达》(Shahada)在柏林举行了媒体首映,作为一部科班出身导演的毕业作品,影片在内容的深度、制作水准和镜头语言方面均非常的学院派,精致、一丝不苟,但作为一位新人导演的作品,影片总体而言缺少惊喜和亮点。在影片的发布会上,所有媒体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影片中所反映的极富话题性的社会问题和宗教观点上。
由于影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看起来非常真实,而且在世界上的各个地方都具有一定普遍性,有媒体记者就提问其中的这几个人物经历是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布尔-夸巴尼说:“影片中的那些故事并不都真实,也没有真实的原型,但其中所反映的各个要素却都是100%真实的。但为了电影需要,我和编剧会尽力将这些角色们先往一些极端的处境去推,然后再将他们一点点拉出来,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
谈到影片中的穆斯林形象,布尔-夸巴尼解释说:“我想通过我的影片改变穆斯林在世界上带着大头巾留着大胡子的形象,所以在片子中的这几个角色都来自不同背景,这也是为了表示穆斯林的多样化。影片中反映的问题其实在各种宗教中都普遍存在,比如同性恋,不管是伊斯兰,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同样是禁忌,但影片其实正是通过其中一些角色来反映一种超越宗教、回归作为人与人之间一种容忍和宽容的问题,比如片中伊斯兰教会的长老就表现出了对同性恋穆斯林小伙宽容的一面。在现实中,德国的穆斯林们过得并不容易,片中的这些问题都是真实的写照,甚至现实情况比电影中的更深一步。”
在“宽容”这个核心话题上,导演布尔-夸巴尼和到场的几位主演玛亚姆-杂雷(Maryam Zaree)和卡洛-柳别克(Carlo Ljubek)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布尔说:“宽容,就是要学会去接受别人而不是去判断别人,这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几个人用一句颇为精辟的话对这个话题作了总结:“什么时候这个社会真正实现宽容?就是当‘异类’这个概念消失的时候。”
在谈到影片为何要将3个独立成章、完全可以拍成3部电影的故事集合在一部影片里,布尔说:“这其实是每一个年轻的新人导演都会做的事,我们都会在第一次机会中将多年积累的很多想法都集中在一部电影里表现出来,我不想拍成3部曲是因为我并不想以后被定型为拍这样的电影。”
影片在表面上似乎是集中反映了几个穆斯林的信仰危机和他们心中的罪恶感,但作为更熟悉基督教义的多数西方媒体来说,他们觉得“原罪”这样的主题似乎更像是天主教的教条,对此,布尔给出了解释:“其实影片中这些角色的罪恶感和经历的问题和伊斯兰信仰没有关系,都是来源于个人经历和一些个人的想法,穆斯林不讲究原罪,他们不需要忏悔,因为在穆斯林交易中他们的罪恶是可以得到上帝(或者说“真主”)的原谅的。影片主要想探讨的也不是穆斯林的宗教特性。”
最后,导演以自身的感受谈了在西方环境下生活的年轻穆斯林的体会,对他们来说其实经常都生活在一种信仰和现实选择的冲突中,如果他们放开了照着西方人的方式去生活,那么按照伊斯兰的教义他们就不是“一个好穆斯林”,布尔自己找到的结论就是,只要能问心无愧地做一个好人,不做坏事,就能得到真主的理解。比如来到本次柏林电影节,布尔就犹豫在宴会场合应该喝软饮料还是喝酒(伊斯兰教义禁止穆斯林喝带酒精的饮料),但最后还是决定端起了红酒酒杯。(新浪娱乐前方报道组发自柏林/Lee)
楼上的几位朋友,如果有兴趣,到youtube 看一下 mosab hassan yosef的一些谈访,也许他的一些见解会对我们了解伊斯兰教有些帮助。
布尔自己找到的结论就是,只要能问心无愧地做一个好人,不做坏事,就能得到真主的理解。
这个观点才是有人性的。我们被各种成规陋习和定见约束的没有了思想和感情的空间。
期待能够欣赏.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unzhisheng13178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meishaonianzhimeng